打开APP

Scientific Reports:中科院苏州纳米所用仿生学手段揭示古细菌的酸适应机制

古细菌是一类结构简单、不含细胞核和膜包围细胞器的单细胞生物,常常生存于高温、高盐、高压和极端pH值等极端环境中。古细菌对极端环境的适应机制一直是微生物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但由于受到研究手段的限制,嗜酸古细菌对质子的防御、适应机理尚未完全揭示。

2012-12-03

Soft Matter:宁波材料所在仿生功能高分子材料方面获进展

关节疾病与组织损伤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顽固性疾病之一,发病率高而且难以治愈。采用人工材料实现组织缺损的填充、置换、再生,是当今世界多学科交叉的前沿课题,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但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人工材料的设计与合成、结构操控、生物活性与生物功能的实现与调控等是成功地构建组织工程材料与器件的关键难题。

2012-11-18

图文盘点:移植前沿十大仿生机械技术

移植技术已经步入新篇章。近几年科学技术的任性发展,包括3D打印技术和生物/机械通信,研究人员和科学家们开始制造人类器官,“印刷”肿瘤用以评估化疗的疗效,设计思维可控制的假肢等等。这些科技的进步,显著的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在这里,我们盘点移植仿生假肢/体10个尖端进展。

2015-03-09

北京和睦家医院开展“世界青光周”免费讲座

今年“世界青光眼周”将在3月9日-3月15日举行,主题是“吃掉隐性青光眼” (BIG,Beat Invisible Glaucoma),倡导大家在早餐时间讨论青光眼问题。

2014-03-03

PNAS:急性青光或是一种炎症性疾病

近日,中美研究人员合作发现,小鼠急性青光眼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炎症性疾病,眼部高压力或是通过炎症反应来导致视力丧失。这项研究发表在PNAS杂志上,这对所谓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研究

2014-07-17

新型仿生机器人颇似人类 能行走呼吸心脏跳动

瑞士苏黎世大学36岁社会心理学家贝托尔特-迈耶与他的“克隆机器人”,这款机器人的面孔是模拟迈耶的面部特征 据国外媒体报道,目前,一支科研小组使用人造器官、肢体和其它身体部件组装一个机器人,它接近真实的“仿生人”。 10月9日史密森尼频道系列记录片播出《不可思议的仿生人》将呈现这款最新设计的仿生机器人,工程师使用人造器官制造人造肾脏和循环系统,以及耳蜗和视网膜植入器,打造一个人造身体结构。

2015-03-26

三篇Nature子刊文章直击引发青光的特殊遗传突变

近日,来自伦敦大学国王学院等处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鉴别出了和青光眼发病相关的六个基因突变,这或许可以帮助科学家们开发出诊断眼睛顽疾的新型检测技术及治疗手段,相关研究成果刊登于国际杂志Nature Genetics上。

2014-09-02

生物疗法乱花渐欲迷人,到底哪些真的有用?

近些年癌症的生物疗法广告尤其泛滥,其中不乏正规大型医院的宣传,如何识别其中的骗局和虚假之辞呢?如果有医院声称是本院的新发明,或者全国独一无二的新的免疫疗法或生物疗法,可以肯定是骗人的。

2015-03-26

出会走“猫步”的仿生机器人问世

这种机器人的腿完全复制了猫科动物的腿部形态,而且它有着猫一样的优势:瘦小、轻盈而且敏捷。这种机器人目前处于试验阶段,它将作为研究运动和生物机械学的一个平台使用。尽管这款机器人现在没有头,但是你仍然能够识别出它是什么动物,它明显模仿了猫的动作。洛桑联邦高等理工学院仿生机器人实验室研发的这种机器人,是一种小型的四足动物机器人原型。

2015-03-26

PNAS:揭示引发青光的罪魁祸首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PNAS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中,来自美国西北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了引发青光眼的罪魁祸首。

2014-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