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仿生机器人颇似人类 能行走呼吸心脏跳动
瑞士苏黎世大学36岁社会心理学家贝托尔特-迈耶与他的“克隆机器人”,这款机器人的面孔是模拟迈耶的面部特征 据国外媒体报道,目前,一支科研小组使用人造器官、肢体和其它身体部件组装一个机器人,它接近真实的“仿生人”。 10月9日史密森尼频道系列记录片播出《不可思议的仿生人》将呈现这款最新设计的仿生机器人,工程师使用人造器官制造人造肾脏和循环系统,以及耳蜗和视网膜植入器,打造一个人造身体结构。
生物疗法乱花渐欲迷人眼,到底哪些真的有用?
近些年癌症的生物疗法广告尤其泛滥,其中不乏正规大型医院的宣传,如何识别其中的骗局和虚假之辞呢?如果有医院声称是本院的新发明,或者全国独一无二的新的免疫疗法或生物疗法,可以肯定是骗人的。
图文盘点:移植前沿十大仿生机械技术
移植技术已经步入新篇章。近几年科学技术的任性发展,包括3D打印技术和生物/机械通信,研究人员和科学家们开始制造人类器官,“印刷”肿瘤用以评估化疗的疗效,设计思维可控制的假肢等等。这些科技的进步,显著的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在这里,我们盘点移植仿生假肢/体10个尖端进展。
仿生技术篇:因节能和环境负荷小而再受关注
近年来,将生物的机制、形状及构造等应用于工业产品的仿生技术(Biomimetics)再次受到关注。生物在经过漫长的进化之后,获得了以微小能量高效发挥功能的形状,以及在常温低压的普通环境中形成复杂构造的机制等。仿生技术就是将这种大自然的智慧融入工业产品的技术。 2012年出现了“以生物多样性为规范的革新性材料技术”(生物规范工程学)的新动向。
Soc:雷晓光等揭示倍半萜二聚体类天然产物的首次仿生全合成
2012年7月19日,我所雷晓光实验室在 J. Am. Chem. Soc. 杂志上在线发表了题为 “Biomimetic Syntheses of (-)-Gochnatiolides A-C and (-)-Ainsliadimer B”的文章。
Stem Cells:间充质干细胞移植促进青光眼的组织再生
2013年6月1日讯/生物谷BIOON/--加拿大Renaud Manuguerra-Gagne等学者日前公布关于干细胞治疗青光眼的最新研究成果:在青光眼模型中移植入间充质干细胞,通过激光诱发的旁分泌因子分泌和祖细胞增殖可以促进青光眼的组织再生。该论文发表在学术期刊《干细胞》5月22日一期的再生医学版块。
打印仿生组织:3D打印技术向器官定制不断迈进
3D生物打印技术可让科研人员另辟途径地制造人体替换器官,虽然将其应用于医疗服务领域还需很长一段时间,但是科学家相信随着3D生物打印技术以及再生医学的发展进步,将最终实现人体器官的个性化定制。 3D打印技术的原理与普通打印机的基本相同,将装有液体或细胞等“生物材料”,与电脑连接后,通过电脑控制把“打印材料”一层层叠加起来,最终把计算机上的蓝图变成实物。
Sci:后顶叶皮层调控快速眼动的产生
1月9日,上海生科院神经所张鸣沙课题组,在Journal of Neuroscience期刊上发表了题为《后顶叶皮层神经活动调控快速眼动的产生》的研究成果,通过在清醒行为猴上进行胞外单电极记录,该研究组对后顶叶皮层在快速眼动过程中的作用进行了研究。 通过快速眼动,灵长类动物可以将眼球快速转向需要注意的物体,因此对其生存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常情况下,灵长类动物每秒钟约做3次快速眼动。
2018年眼科市场预测
2018年诺华(Novartis)将成为眼科公司的领先者,全球销售额将达92亿美元。法国公司依视路(Essilor)将位列第二,销售额将达90亿美元。 总体而言,眼科市场的增长速度将创纪录地达到5.7%(CAGR),该行业的头十大公司的增长率与整个眼科市场的增长速度接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