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张建法——南京理工大学——光信号传导并调节哺乳动物外周器官的基因表达和能量代谢的分子生物学机理、可控制的体温调控技术及其在治疗癌症和病毒疾病中的应用、基因物质与生物活性物质传递的纳米材料

光信号传导并调节哺乳动物外周器官的基因表达和能量代谢的分子生物学机理、可控制的体温调控技术及其在治疗癌症和病毒疾病中的应用、基因物质与生物活性物质传递的纳米材料

2016-07-26

FAN:Ω-3脂肪酸可增强老年个体的认知灵活性

刊登在国际杂志Frontiers in Aging Neuroscience上的一项研究报告中,来自伊利诺伊大学的研究者通过研究发现,Ω-3脂肪酸或可有效增强风险老年个体的认知灵活性。

2015-05-21

PNAS:揭示T淋巴细胞进行灵活性选择机制

2012年10月24日 讯 /生物谷BIOON/ --我们的免疫系统必须是极其复杂的,这样才能对病毒、细菌和癌细胞的无止境攻击作出反应。免疫系统用来处理大量潜在威胁的一种机制就是随机结合DNA片段来产生淋巴细胞上的受体。利用这种方式产生的潜在受体数量大约是10的15次方。但是,实际产生的大量受体并不符合这种随机情形:一些受体产生的速率高于其他的受体。

2012-10-24

Nat Chem Biol:筛选出调节机体代谢过程的活性化合物

2012年12月3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 Chemical Biology上的一篇研究报告指出,研究者开发出了一种斑马鱼,当其肝脏产生葡萄糖的时候,其就会由半透明变成绿色,这或许帮助研究者来鉴别调节整个机体代谢的化合物,或许也可以保护肥胖小鼠免于代谢性疾病的困扰。

2012-12-04

:中科院神经所研究人员发现果蝇行为灵活性的神经机制

8月23日,《神经科学杂志》(Journal of Neuroscience)发表了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郭爱克研究组题为“调节果蝇视觉逆转学习的一个伽马氨基丁酸能的抑制性神经环路”的研究论文。

2012-11-18

PNAS:开发出控制细胞活性代谢过程的光控新技术

图中揭示的是细胞中脂质的形成(橘黄色),当给与蓝光时,这种脂质的形成立刻就会被催化(中间图),当蓝光关闭,这种催化效应就可以恢复(如右图)。 2012年8月12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耶鲁大学的研究者揭示了一种光改变细胞活性的方法,其使用蓝光仅仅闪烁一毫秒就可以调节细胞内部的关键信号分子,这或许可以帮助我们调节细胞功能,来理解某些疾病的发病机制。

2012-11-18

Fungal Divers: 大型真菌生物活性代谢产物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山地系统生态中心许建初研究员与泰国皇太后大学(Mae Fah Luang)真菌研究中心Kevin D Hyde博士等合作,对新型次级代谢产物的生物活性、化学特性和最近十几年里已发现的蘑菇提取物进行概括总结,并提出商业化食用菌产品作为膳食补充剂、保健品和一些新专利产品在市场上销售的初步想法

2013-12-04

赛诺菲:新数据支持Lyxumia给药时间的灵活性

赛诺菲降糖药Lyxumia IIIb期试验达非劣效性主要终点,证明Lyxumia在2个时间点(主餐前和早餐前)给药均能够有效降低血糖。

2013-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