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高度复杂的人造分子机器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研究团队通过模拟自然分子的制造过程,研发出了高度复杂的人造分子机器,是目前世界上同类分子机器中最为先进的,可谓在实验室内掀起了一场微尺度的工业革命。相关科研报告发表在最新一期的《科学》杂志上。 此项研究由该校化学学院的戴维·利教授所主导。他解释说,这种借助分子(链)来合成制造分子的机器开发方式就像汽车厂里的机械装配流水线。
美国亿万富翁投资支持3D打印绿色环保人造肉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不久实验室人造肉排将拥有真实肉质口感,全球最大在线支付平台——贝宝的创始人投资拨款,计划使用3D打印机制造人造肉。 亿万富翁投资者皮特-泰尔(Peter Thiel)财力支持一个美国项目,使用3D生物打印机技术来制造美味的人造肉排。 为了帮助“现代草地”公司实现这一目标,泰尔通过泰尔基金会拨款16万-22万英镑。
多国打造人造肌肉:力量为人类肌肉85倍
据国外媒体报道,澳大利亚、中国、韩国、加拿大和巴西科学家共同研制出具有革命性的超强壮人造肌肉,承重能力达到自身重量的10万倍,所能产生的力量是人类肌肉的85倍。随着这一新发明的问世,研制科幻小说中的超级机器人成为一种可能。此外,这项技术也可用于研发智能布料和百叶窗,前者可在气温下降时提高温度,后者可在阳光强烈时自行闭合。
美科学家利用耳残者自身细胞培育出人造耳朵
麻省总医院组织工程学实验室的一个钛材料支架(左),外形与耳朵一样,用于培育人造耳。右侧为塑料材质的3D耳朵模型。 这组图片展示了从电脑建模到最终移植的人造耳培育全过程。 麻省总医院组织工程学实验室负责人凯瑟琳·桑德巴克,怀里抱的老鼠移植了利用绵羊细胞培育的人造耳朵,尺寸与人耳相当。 美国麻省总医院的科学家成功在实验室培育出人造耳朵,能够为伤残士兵等耳残者带去福音。
日成功开发出真丝人造血管
据《中日新闻》2012年11月10日报道,福井经编兴业公司与东京农工大学真丝人造血管研究专家朝仓哲郎教授合作,成功开发出真丝人造血管并取得批量生产技术专利,填补了国际上这一领域空白。 真丝人造血管制造采用了经特殊加工的蚕丝,用独特的针织技术卷成筒状,外面用另类蚕丝做保护层,防止血液外漏,可以说是蚕丝与编织技术的最佳结合。
PNAS:美用人体iPS细胞培育出人造血管
据英国《每日电讯报》7月16日报道,美国科学家使用人体诱导多能干细胞(iPS细胞)制造出了能在实验鼠体内存活280天的人造血管。发表在最新一期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的这项研究成果有助于开发出新的心脏病和糖尿病疗法。 麻省总医院的研究团队使用人体iPS细胞制造出了血管前体细胞,然后将这些前体细胞移植到实验鼠大脑的表面。两周后,这种前体细胞变成了功能性的血管,而且持续工作了280天。
俄罗斯以纳米材料制人造皮肤
在离莫斯科一千五百公里的奥伦堡市开始了独特的生产。从十一月份起在创新的小企业“生物材料”开始生产医疗用生物塑料纳米结构材料。主要产品是用于治疗灼伤等皮肤、关节损伤和眼科疾病的生物皮肤。 (图片来源于网络) 新产品名为“吉阿马特里科斯”,是奥伦堡国立大学一批科学家研制的。发明专利还在三年前就己得到。但只是今年才利用科学保障金和私营投资者的资金开始生产。企业中工作的只有五个人。
人造蛋白:从试管牛肉到苍蝇蛋白
2013年8月2日讯 /生物谷 Bioon/--自2011年10月地球人口增加至70亿以来,对人类未来的粮食安全,蛋白质来源表示担忧。各国科学家以及民间人士纷纷想出奇招应对这一危机。如下分别介绍一下科学家的思维和普通民众对这一问题的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