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2024(第四届)类器官大会(北京站) ,等你来展示!

“2024(第四届)类器官大会—类器官与新药研发(北京站)”将再次重磅来袭!8月30-31日,北京希尔顿逸林酒店

2024-07-01

Adv Mater:西班牙研究团队成功制造微型肾脏,模拟复杂血管结构,开辟类器官研究新篇章

此研究成果不仅深化了对肾类器官发展机制的理解,也铺垫了促进类器官内部血管系统形成的崭新路径,有望在类器官移植和涉及血管功能障碍疾病的临床研究中发挥关键作用。

2024-06-27

Nature子刊:刘帅/顾臻/平渊团队设计三组分LNP,实现器官靶向的mRNA积累和翻译

该研究提出的LNP设计方法学具有显著的临床潜力,为未来的器官靶向递送建立了标准。 

2024-07-12

【仅剩10天】2024(第四届)类器官大会(北京站)风暴来袭!梁琼麟/熊春阳/孙伟/王霞等20+嘉宾邀您共话“类”未来!

2024(第四届)类器官大会—类器官与新药研发(北京站),8月30-31日,北京希尔顿逸林酒店,即将召开!

2024-08-20

全新人造血管网络开启医疗革命!Cell:运用计算机设计的蛋白,科学家成功在实验室环境下引导人类干细胞分化,催生出全新的血管网络

借助计算机辅助设计,研究团队成功构建了一系列环形蛋白,每一种都能特异性地与多达八种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结合。

2024-07-18

器官的历史、超越、革新和未来

类器官系统的定制性质,特别是患者来源的类器官,已经引入了生物医学研究的精准新时代。

2024-04-18

【重磅升级】类器官&干细胞双“剑”合璧!2024(第四届)类器官大会(北京站)升级改期,8月30-31日北京见!

会议名称|2024(第四届)类器官大会—类器官与新药研发(北京站) 会议时间|8月30-31日 会议地点|北京

2024-05-14

Cancer Letters|上海交通大学于颖彦教授揭示极光激酶抑制剂诱导的胃癌类器官衰老可削弱巨噬细胞的天然免疫反应

瑞金医院普外科/上海消化外科研究所于颖彦教授、WHO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Zisis Kozlakidis 教授为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瑞金医院普外科/上海消化外科研究所杨蕊馨博士、关颖欣博士为共同第一作者

2024-07-18

干细胞、类器官与表观遗传学的交响曲!Nat Neurosci:科学家构建单细胞表观基因组图谱,揭示调控细胞命运的关键“开关”

本研究中构建的人类神经类器官发育的单细胞表观基因组图谱,为深入了解人类细胞命运选择提供了宝贵的参考蓝本。

2024-07-22

渐冻症患者诱导多能干细胞建立了新的神经肌肉类器官疾病模型

研究人员相信该模型能够用于未来ALS或者其他神经肌肉接头类疾病的药物测试及相关分子机制的研究。

2024-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