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盘点】单克隆抗体疗法亮点研究一览

单克隆抗体是由单一B细胞克隆产生的高度均一、仅针对某一特定抗原表位的抗体;通常采用杂交瘤技术来制备,杂交瘤抗体技术是在细胞融合技术的基础上,将具有分泌特异性抗体能力的致敏B细胞和具有无限繁殖能力的骨髓瘤细胞融合为B细胞杂交瘤;用具备这种特性的单个杂交瘤细胞培养成细胞群,可制备针对一种抗原表位的特异性抗体即单克隆抗体。

2015-09-24

——人脸和动物表情存在共性

通常我们认为灵长类动物都能使用面部表情传递信息和情感,而且他们在面部表情控制方面存在着很多共性。英国瑟赛克斯大学最新的一项研究发现,马的脸部表情和人类,以及类人猿类的脸部表情存在着共性。这些不同的生物在面部表情控制上面使用着相似的肌肉,这可能意味着,这些不同的生物在使用面部表情交流这方面有着相似的进化趋势。相关研究发表在8月2日的《Plos One》上。

2015-08-07

三生制药收购抗肿瘤坏死因子单克隆抗体全球权益

三生制药今天发表公告称其已从 Apexigen 处成功收购了 Apexigen 的抗肿瘤坏死因子单克隆抗体(以下简称“mAb”)技术在中国以外的全球权益。该公司已于2006年收购了 Apexigen 的抗肿

2015-06-24

eLife:婴儿如何进行快速的人脸识别?

利用大脑的右半球来感知脸的方式非常特殊,而且这也是我们人类区别于非人类灵长类动物的一大特点,有研究认为这种能力随着会随着我们学习阅读的能力而发育形成,但本文研究则表明,婴儿在四个月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形成这种能力了。

2015-06-04

Nature综述:基于单克隆抗体的癌症疗法汇总

在过去的20年,单克隆抗体逐渐成为癌症治疗中的支柱。从最初应用价值有限的鼠源单抗到最时新的CAR-T技术,研究者们不停地摸索改进创新。最近一期的《Nature Reviews Cancer》杂志刊登了基于单抗的癌症疗法综述。文章从四个方面介绍了单抗在癌症治疗里的用途。

2015-06-02

小心克隆氏症

克隆氏症是一种家族性的慢性炎症胃肠疾病(IBD)。尽管这种疾病已经被证实可由遗传引起,科学家们最近发现,某种肠道细菌的存在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发表在Gut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报道,在老鼠,肠道中的细菌失衡,可以引起类似于克隆氏病的炎症,而且可以传染给其他的动物。根据这个知识,研究者们计划进一步发展现有的实践,将"健康的"细菌移植入病人的肠道,来建立一种克隆氏病的常规疗法。

2015-04-27

Cancer Cell:新型单克隆抗体药物或可有效克服白血病的耐药性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Cancer Cell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中,来自英国南安普敦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开发了一种新型药物,其或可癌症对免疫疗法的耐受性,该药物在临床前模型中表现出了较大潜力,而且研究者希望其可以在后期应用于治疗特定的白血病及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

2015-04-17

迪斯尼研发将人脸克隆到机器人头部新技术

英国每日邮报报道,近日迪斯尼的科学家发明了一种技术,能够在机器人头部精确的再现人脸。迪斯尼位于苏黎世研究实验室的研究小组称,这个突破性进展能够催生数字动画电子人物的新时代,它们将比现在主题公园里展示的人物更逼真。 “我们提出了为动画人物设计、模拟和制造人造皮肤的完整过程,该人物能够精确地模仿给定主题和表情时的面部表现。

2015-03-26

人脸附近“禁飞区”边界被测定

人的脸部附近有一片防护意识强烈的“禁飞区”,如果有物体进入这片区域就可能引发强烈的防护反应。 据新华社伦敦电人的脸部附近有一片防护意识强烈的“禁飞区”,如果有物体进入这片区域就可能引发强烈的防护反应。英国的一项新研究显示,首次测定的这个“禁飞区”的边界在距脸部20至40厘米之间,具体尺度因人而异。

2015-03-26

Cell Research:生殖细胞克隆新技术

在最近一期的《cell research》杂志上,来自洛克菲勒大学干细胞系的Ali H Brivanlou教授发表了一篇评论文章,主要介绍了最新开发出的一种能够人工诱导人源生殖干细胞的技术。

2015-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