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人脑工程引市场关注 脑疾药企受资金追捧

一则“人脑工程”科研项目获10亿欧元研究经费的消息,让A股市场上炒作之风再起,冠昊生物、复旦复华昨日均告涨停。究竟什么是人脑工程?目前的研发进度如何?我国的研究地位怎样?技术突破后会给哪些公司带来影响?记者昨日多方采访获悉,“人脑工程如果实现突破,首先将给脑部疾病诊疗带来革命性影响,包括癫痫症、帕金森综合症在内的脑部疾病的药物临床实验阶段有望大大缩短。

2013-02-05

:首次人工合成出模拟钾离子通道的纳米管

来自中国北京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美国内布拉斯加州林肯大学的研究人员构建出一种实际上发挥着纳米筛(nanoscale sieve)作用的人工合成纳米管,它对哪些物质能够穿过非常敏感,而且能够发挥着与几乎所有活细胞中的关键性组分钾离子通道同样的作用。这也是第一种管径均匀的自组装而成的疏水性人工合成纳米管,它的大小大约8.8埃(一亿分之一厘米)。

2012-11-18

:利用计算机模拟方法揭示分子四维结构

利用计算机模拟(computer simulation)方法来揭示体内最小的构建单元(building block)的行为正在帮助科学家们确定分子在人类疾病中所起的作用。 在最近的一系列研究中,来自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生物医学科学学院的研究人员证实分子运动和分子相互作用在人体如何患上疾病、检测疾病和对疾病如何作出反应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012-11-18

德国科学家模拟旋转宇宙中的“时间旅行”

据国外媒体报道,虽然我们常在好莱坞大片中看到时间旅行的场面,但现实中物理学家已经开始行动,他们首次演示了“回到过去”的时间旅行会是怎样的情景。时间旅行的可视化演示是相当离奇的画面,科学家在假设宇宙形状的基础上进行时间旅行,这一过程被认为是可行的,这可能会帮助我们理解仍然被笼罩在神秘色彩下的物质(物理定律)因果关系,为探索时间旅行的物理理论铺平道路。

2015-03-26

iPSC可在相关人类细胞类型中模拟人类疾病

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技术为我们提供了超乎预想的可能性在培养皿中模拟人类疾病。将来自患者的体细胞重编程至胚胎干细胞样状态,随后再分化为疾病相关的细胞类型,生成的人类组织携带着可引起或促进疾病形成的遗传变异,由此为我们提供了无限的人类疾病组织资源。

2013-04-27

英高校新研究:模拟光合作用制造氢能源

英国多所知名高校日前启动了一项新研究计划,通过模拟植物光合作用的原理,将太阳光转化为可利用的氢能源。 该项目首席研究员、英国东英吉利大学科学家茹莱亚·比特表示,研究人员将利用合成生物技术,把微型太阳能板与微生物绑定,建立起人工模拟的光合系统,从而将吸收的太阳光转化为氢和氧。 比特说:“人工光合系统将能捕获太阳光,制造生产出‘无碳’新能源——氢,这一能源可应用在新能源汽车和发电等领域。

2013-01-25

Cell Stem Cell:科学家用iPS细胞模拟阿尔兹海默氏病

2013年2月22日讯 /生物谷BIOON/--日本长崎大学和iPS细胞研究应用中心科学家成功使用家族型和散发性病人诱导的多能干细胞(iPS细胞)模拟了阿尔兹海默式病(AD),并显示不同药物对AD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的胞内Aβ寡聚体影响。相关报道发表在近期Cell Stem Cell上。

2013-02-22

Cell Reports :模拟平滑肌细胞 有助理解老年痴呆

2014年12月18日讯 /生物谷BIOON/ --一项新的科学研究显示,科学家可以培养成长出与脑动脉中平滑肌肉细胞非常相似的细胞,这就将使其更容易研究血管疾病对神经退行性疾病的贡献。平滑肌细胞是血管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

2014-12-18

ACS Nano:新纳米模拟技术可阻断疟疾

疟原虫可以入侵人类的红细胞并且干扰细胞的正常功能,近日来自巴塞尔大学等处的科学家开发了一种可以“哄骗”疟原虫模拟人类细胞膜的微型纳米结构,相关研究刊登于国际杂志ACS Nano上,该研究或可帮助开发治疗疟疾及其它感染性疾病的新型疗法和疫苗。

2014-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