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的差异导致不同个体对流感疫苗的免疫反应差异大
【科学家发现与人体对流感疫苗的免疫反应有关的基因和基因簇】近日,耶鲁的科学家和他们的合作者发现了若干个与人体对流感疫苗的免疫反应有关的基因和基因簇。这项研究指出,利用个人的基因谱图预测个体对流感疫苗的免疫反应成为可能。该研究发表在近日发表的《Science Immunology》期刊。疫苗是对抗流感的最好方法,不过疫苗的效果在个体之间的差异很大。为了探索基因在对流感疫苗的免疫反应中的作用,耶鲁额研
elife:不同组织间的基因活性存在显著差异
2017年8月22日 讯 /生物谷BIOON/ --众所周知,我们机体的大部分细胞中的基因都存在两个拷贝,即"等位基因",其中一条来自于母亲,另外一条来自于父亲。在大多数情况下,两个等位基因都能够转录生成RNA,但对于其中一些基因来说仅有一个等位基因能够表达,另外一个则处于沉默状态。具体哪一条等位基因被选择沉默是发生于胚胎发育的早期,因此,长期以来科学家们一致认为等位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在不同的组织中
男女差异大揭秘!为何男性更易患流感?而女性则更易患自身免疫疾病和过敏症?
2017年8月21日 讯 /生物谷BIOON/ --我们都知道,性激素会驱动男性和女性表现出不同的特性,比如女性的乳房增大、臀部变宽;男性肌肉量增加、毛发生长迅速等;但如今研究人员发现激素还会对机体免疫系统产生明显的影响,而且会帮助机体嵌入一种特殊机制来帮助抵御和保护机体抵御多种疾病的发生。有研究表明,这或许存在一定的进化学依据,物种的生存意味着男性更容易被病毒入侵感染,但女性机体反应性较强的免疫
Sci Rep & J Clin Endo Meta:研究揭示小鼠与人类的差异
2017年7月7日 讯 /生物谷BIOON/ --最近,来自英国国王学院的研究者们发现了小鼠试验中成功的抗糖尿病药物在人体水平往往效果不佳的原因,即两物种的胰岛beta细胞的功能并不完全一致。相关结果发表在《scientific reports》杂志上。研究者们对一系列GPCR(已知能够调节beta细胞功能)进行了分析,比较这些受体在实验室小鼠以及人体中的区别。"我们的结果表明,小鼠与人类还是存在
孕妇机体激素差异就能够看出?
2017年6月25日 讯 /生物谷BIOON/ --随着产前检查的发展,如今研究人员就能够在女性怀孕8周时检查出女性所孕育的是男孩儿还是女孩儿。对于很多父母而言,他们往往会通过判断母亲在怀孕时和男孩或女孩相关的症状来预测胎儿的性别。当预测胎儿性别时人们往往会相信老一辈女性的建议和看法,比如坏女孩儿往往会让孕妇变丑以及更加情绪化,而怀男孩儿则会让孕妇头发长的很快,而且更加具有活性。那么来自某些真理核
生殖细胞减数分裂重组在两性之间的差异——山大张亮然教授专访
编者按: 减数分裂交叉重组异常是导致人类和其它动物自然流产、不孕不育和出生缺陷以及各种遗传疾病等的重要原因。 为此生物谷专访了山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青年**”张亮然教授。生物谷:张教授您好,非常感谢您此次接受生物谷的邀请来参加“2017新生儿遗传病转化医学研讨会”。您一直致力于研究减数分裂同源重组的分子机制,请问选择这个研究方向的出发点是什么?回答:减数分裂是真核生物有性
Cancer Research发现“双重人格”新基因,促进前列腺癌生长,却抑制其转移!
2017年6月9日讯 /生物谷BIOON /——一项由阿德莱德大学研究人员领导的国际研究团队发现了一个可能和前列腺癌相关的基因,而它似乎是一个“基因格分裂”的基因:它能促进癌症生长,但是却能够抑制癌症转移。这项最新研究于近日发表在Cancer Research上,为恶性耐药的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的产生机制提供了一些重要信息,该癌症也是澳大利亚男性的主要杀手。将在男性健康周(6.12-18)上进行报告
—— 看美国表观遗传学家利用原位检测单/双等位基因在脑内表达的时空差异
表观遗传研究显示,某些等位基因表达呈现genomic imprinting,也有一些属于random X inactivation。Genomic imprinting的存在导致个体只表达非imprinting一方的表型,也就是说如果爸爸的某个位点的基因被imprinting,那么只有妈妈的这一位点基因表达。Random X inactivation出现在雌性哺乳动物体内,由于存在两个X染色体,雌
性别差异对生物学研究到底有多重要?
2017年6月8日讯 /生物谷BIOON /——过去10年间,许多药物由于毒副作用被踢出市场,因为它们对女性的毒性大于对男性的毒性。然而目前将药物带向市场的实验多在雄性细胞和雄性动物模型上进行,这也正是本文介绍的研究作者试图改变的一个坏现象。“我们真的需要在两种性别的细胞和动物上进行实验。”Franck Mauvais-Jarvis说道,他是呼吁临床前研究中性别平等的重要科学家之一。“只采用单一性
科学家揭示基因型保守的结核分枝杆菌表型差异的遗传基础
结核病已连续两年超过HIV成为全球第一大传染病。据WHO结核年报报道,2015年全球新增结核病例1040万,死亡180万。另外,目前全球约有三分之一人口(约20亿)为结核菌携带者,感染者中约1/10的人最终会发展为活动性结核。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MTBC)是引发结核病的元凶,其成员在基因组序列上极为保守,一致性超过99%,但是不同谱系的菌株在毒力、宿主适应性等方面存在较大表型差异,这可能是MT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