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Nature头条报道:复旦团队利用蛋白组学和人工智能算法,通过血液检测提前15年预测痴呆症

这项发表于 Nature Aging 的研究可用于开发针对痴呆症的新型血液检测方法,通过人工智能算法在症状出现前十多年前甄别痴呆症高风险患者。

2024-02-16

细菌游动的“拦截者”,人工智能辅助新型抗感染导管设计

加州理工学院的一个跨学科项目设计了一种新型导管,不需要抗生素或其他化学抗菌方法,就能够阻止细菌向上游移动。通过新型人工智能技术优化后的新设计,在实验中证实将向上游游动的细菌数量减少了100倍。

2024-01-12

Developmental Cell:瘦腺-导管细胞重排以 IGF/PI3K 依赖性方式驱动小鼠胰腺的分支形态发生

近段时间,来自英国伦敦国王学院基因治疗和再生医学中心的Jean-Francois Darrigrand教授及团队通过使用体内外小鼠模型,解释胰腺器官发生过程中尖头结构增殖和分支分叉是如何同步进行的。

2024-02-11

人工智能工具iStar助力癌症精准病理学发展

一种新的人工智能工具能够以前所未有的清晰度解释医学图像,帮助临床医生节约时间和精力,将注意力更多集中在疾病诊断和图像解释等关键方面。

2024-01-08

ANN ONCOL:人工智能在免疫肿瘤学中预测性生物标志物发现:系统评价

该综述评估了 90 项已确定的研究,涉及癌症的四种主要数据模式,描述了数据集、方法、生物标记物和结果。

2024-01-24

早期胰腺癌分子诊断专家共识

2023年12月25日,第五届癌症代谢与治疗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湖北武汉国家级人类遗传资源库顺利召开。

2023-12-27

Nature:新研究利用人工智能破解基因调控密码

有机体由成千上万种不同的蛋白组成,每种蛋白都由特定的基因编码。一种细胞类型要获得其独特的身份、形态和功能,就必须通过“增强子”来激活基因。长期以来,科学家们一直试图破解增强子的

2023-12-28

Science子刊:李静雅/谭敏佳/孟卓贤/吴琳石团队解析糖尿病患者胰腺胰岛β细胞线粒体稳态失衡新分子机制

该研究首次论证了DRAK2-ULK1轴介导β细胞线粒体质量控制的分子机制,增加了科研人员对于线粒体受损在T2D病理发展作用的认识。

2024-02-12

瑞金医院团队找到预测胰腺癌对辅助化疗敏感性的蛋白标志物

瑞金医院/长海医院/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联合团队发布新研究成果,从蛋白组的角度探索了辅助化疗与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

2024-02-04

Nature Medicine:沈柏用/陈赛娟/方海/印彤团队首次将临床蛋白组学用于胰腺癌临床诊疗

本研究纳入了1171例接受根治性切除术胰腺癌患者,通过显微切割方式获取了胰腺癌肿瘤区域的高质量组学数据资源,揭示了胰腺癌独特的蛋白模块及其临床意义。

2024-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