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PLoS Genet:研究发现氏症新的治疗靶点

波士顿大学医学院(BUSM)研究人员揭示了基因可能对亨廷顿氏病(HD)的影响。

2014-02-28

PLoS ONE:抗澳大利亚德拉病毒的新线索

一项关于非洲蝙蝠的新研究为揭开澳大利亚致命性亨德拉病毒的奥秘提供了重要线索。 研究关注于一个孤立的淡黄色水果蝙蝠群体,它位于中非西海岸之外的岛屿上。通过捕捉蝙蝠和收集血液样本,科学家发现这些动物中具有能中和澳大利亚和亚洲2种致病性病毒的抗体。 文章发表在1月12日的PLoS ONE期刊上,该研究由剑桥大学兽医系,伦敦动物学会和CSIRO澳大利亚动物健康实验室的共同合作完成。

2012-11-19

Nat Rev Neuro:SIRT1的保护作用为氏症治疗提供了新希望

近日,国际著名评论杂志Nature Reviews Neuroscience 在线刊登了一篇评论文章“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 Preventing 'SIRTain' death by mutant huntingtin,”,这篇评论文章针对近日发表的两篇关于亨廷顿氏症研究进行相应的评论,亨廷顿氏症是一种遗传性神经退行性疾病...

2012-11-18

cell stem cell: 疾病新的治疗策略

亨廷顿疾病是一种神经退化疾病,这类疾病的部分特征是纹状体多棘投射神经元减少(MSNs)。Benraiss研究团队在这一疾病的治疗领域获得了突破。

2014-06-12

Lancet Oncol :氏症患者癌症风险较低

近日,瑞典研究人员在《柳叶刀肿瘤学》杂志上发表论文称:亨廷顿氏症或其他疾病被称为多聚谷氨酰胺(polyQ蛋白)疾病的罹患癌症的风险较低,其原因为一种常见的遗传机制。 多聚谷氨酰胺(polyQ蛋白)疾病是一种罕见的神经退化性疾病。 多聚谷氨酰胺(polyQ蛋白)疾病包括脊髓延髓性肌萎缩症(SBMA)、亨廷顿氏病(HD),齿状核红核苍白球丘脑下部核萎缩,以及六种类型的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

2012-11-18

波士科学公司宣布新成立亚太部门

p{text-indent: 2em;} 新加坡2012年1月31日电 /美通社亚洲/ -- 波士顿科学公司 (Boston Scientific Corporation) (NYSE: BSX) 宣布成立亚太区部门,该部门覆盖澳大利亚、新西兰、中国大陆、香港、印度、日本、韩国、东南亚、台湾和土耳其。

2012-02-10

DNA第一次证实波士勾魂手Albert DeSalvo有罪

尽管Albert DeSalvo承认作案事实,但警 方从未证实他就是Boston Strangler 根据BBC网站7月11日报道,美国当局宣称,通过DNA比对发现波士顿勾魂手(Boston Strangler)Albert DeSalvo与50年前一个女人死亡有关,而之前只是警方只是怀疑Albert DeSalvo有作案可能,并没有充分证明其与此案有关。

2015-03-26

阿根成中国第二大豆油供应国

新华网布宜诺斯艾利斯12月19日专电,阿根廷农业部门日前公布的报告称,今年前10个月,阿根廷向中国出口豆油29.85万吨,使得阿根廷取代美国成为中国第二大豆油供应国。 统计显示,今年1月至10月,阿根廷向中国出口豆油3.26亿美元,出口数量和金额同去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93%和139%,大大超过美国对华出口豆油增幅。 报告说,近年来中国进口豆油的数量总体呈下降趋势。

2015-02-15

波士科学中国推出“新镜界学院”

中国上海,2014年3月31日——波士顿科学近日宣布,波士顿科学中国推出其全新的消化内镜介入诊疗的专业教育品牌——新镜界学院(BSCEndoInstitute)。

2014-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