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 Cancer:特定的肠道菌群组合或能保护干细胞移植患者免于机体的免疫反应
肠道微生物在决定机体是否会发生移植物抗宿主病上扮演着重要角色,如今研究人员在这项研究中揭示了肠道微生物组或许在抵御移植物抗宿主病上发挥着重要功能。
世界首例猪肝脏人体实验,经过69处基因编辑,未发生排异反应,已申请临床试验
研究团队使用eGenesis公司开发的基因编辑猪肝脏,将其连接到OrganOx公司的体外肝脏交叉循环(ELC)设备,让该捐赠者的血液通过基因编辑猪肝脏进行循环。
跨学科交叉应用中的分子克隆桥段
限制性内切酶是能够识别特异的DNA序列,并将双链DNA切割的一类酶,最早被发现于大肠杆菌体内,为细菌对抗病毒提供了一种防御机制。在分子克隆领域,内切酶长期被用于在体外组装DNA双链片段。
Nat Commun | 复旦大学丁琛/陈治宇通过血浆蛋白质谱揭示结直肠癌诊断和西妥昔单抗治疗反应的生物标志物多样性
该研究揭示了不同生物标志物在肿瘤诊断、西妥昔单抗首疗程和多疗程治疗的初始和纵向疗效预测方面的异质性,可能最终有助于CRC的监测和干预策略。
J Clin Invest | 南方医科大学李国新/余江等合作通过无创成像综合评估胃癌的免疫环境和免疫治疗反应
该研究提示两种放射组学成像生物标志物(淋巴细胞放射组学评分和髓细胞放射组学评分)及其联合分类器与四种成像亚型可以准确评估IHC来源的淋巴细胞和髓细胞免疫背景。
Immunity:长 COVID 表现为 T 细胞失调、炎症和对 SARS-CoV-2 的不协调的适应性免疫反应
在 LC 中细胞免疫和体液适应性免疫之间存在着不恰当的串扰,这会导致免疫失调、炎症和与这种衰弱状况相关的临床症状。
科学家发现,NK细胞进入肿瘤微环境24小时,即丧失战意、不再促进抗肿瘤反应
进入肿瘤后,NK细胞的表型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最为明显的是CD11b和CD49a两个表面标记,进入肿瘤后的NK细胞逐渐丢失了CD11b、但出现了CD49a表达。
《自然·衰老》:阿尔茨海默病竟有5种亚型,难怪患者对治疗的反应差异那么大!
荷兰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的Betty M. Tijms等人通过对609名参与者的脑脊液进行蛋白质组学分析,揭示5种阿尔茨海默病(AD)分子亚型。
Nat Immunol:新研究揭示蛋白Tle3在促进中枢记忆T细胞形成和增强免疫反应中起着重要作用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哈肯萨克梅里迪安发现与创新中心的Hai-Hui (Howard) Xue博士及其团队在更好地理解和潜在地调节免疫系统以对抗疾病方面又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Nat Nanotechnol:表面携带特定过敏原和抗Siglec-6抗体的纳米颗粒可抑制过敏反应,在小鼠实验中成功率为100%
当Scott团队将他们开发的纳米颗粒与抗体混合时,接近100%的抗体成功地附着在纳米颗粒上,而不会失去与特定靶标结合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