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一氨基酸可显著削弱癌细胞增殖能力
自英国Beatson癌症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在一项新研究中证实,夺去癌细胞的一种关键氨基酸可显着削弱它们的生长和增殖能力。这一研究发现在线发表在12月16日的《自然》(Nature)杂志上。 Beatson癌症研究所的科学家们研究了当缺乏丝氨酸时癌细胞能够生存并继续生长的机制。
BJP:大麻中化合物次大麻二酚有助改善癫痫症状
2012年9月14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科学家首次证明以前研究中被忽略的大麻中的一种化合物可能有助于癫痫的治疗。 药剂和心理学系研究团队发现大麻中一个被忽略了的天然化合物具有防止癫痫发作的潜力,同时并不会带来不良影响,而许多现有的抗癫痫药物往往会导致如无法控制的颤抖等副作用。
:中科院生化与细胞所鲍岚研究组发现α-tubulin乙酰基转移酶MEC-17调控神经元迁移的新机制
在大脑皮层发育过程中,神经前体细胞会不断的增殖,新生的神经元要不断迁移以适应大脑皮层发育的需要。皮层神经元迁移对于皮层结构和神经环路的形成至关重要。已有研究表明细胞骨架微管对于皮层神经元的迁移至关重要。
上海交大研究D-型氨基酸氧化酶疼痛机制获进展
日前,从上海交通大学药学院王永祥课题组获悉:该课题组在发现和验证脊髓D-型氨基酸氧化酶(DAAO)为治疗慢性疼痛的新型潜在性靶点分子的基础上,进一步证明福尔马林慢性疼痛主要是由脊髓自由基过氧化氢介导,DAAO抑制剂镇痛作用机制在于其抑制脊髓过氧化氢的生成。
ChemBioChem:朱敦明等生物催化D-氨基酸合成平台技术获进展
D-氨基酸不仅是生命体的组成成分(如组成细菌的细胞壁),而且是参与药物和其他精细化工品合成的重要前体或模块。美国G.I.A 公司的市场调研报告表明,未来D-氨基酸在药物及药物中间体合成中应用、新药研发以及一些新
Mol Cell:揭示癌细胞代谢的新型控制靶点-乙酰化作用
鉴别出了一种名为ACAT1(乙酰基-CoA-乙酰基转移酶)的酶类控制开关,其或许可作为潜在的抗癌药物靶点,相关研究成果刊登于国际杂志Molecular Cell上。
PLoS ONE:尿液中双酚A(BPA)或是预测前列腺癌的标志物
最新研究调查结果显示,男子尿液中双酚A(BPA)可能是预测前列腺癌的一个标志,低水平的BPA暴露会导致非恶性和恶性前列腺细胞的细胞变化。
Mol Plant:刘勋成等植物组蛋白去乙酰化酶研究获进展
表观遗传学(epigenetics)是研究没有DNA序列变化但引起可遗传的基因表达改变的学科。表观遗传调控方式包括DNA甲基化,组蛋白乙酰化和甲基化,以及染色质重塑等。其中,核心组蛋白的乙酰化修饰在基因的转录调控中起
酸藤子酚有抑癌作用
德国研究人员最新研究发现,一种名为“酸藤子酚”的植物成分可用于抑制肿瘤血管新生,从而减缓肿瘤生长。德国科隆大学研究人员20日报告说,通过阻断相关生长因子抑制血管新生,从而遏制肿瘤生长已成为当下的通
Envir Sci & Tech:于昌平等内分泌干扰物双酚A降解研究获进展
双酚A(BPA)使用量大,在环境中存在广泛,是备受关注的内分泌干扰物之一。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城市环境与健康重点实验室环境生物技术研究组致力于新型污染物迁移转化的研究,近期研究揭示了氨氧化细菌对BPA的转化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