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 Commun│南京邮电大学汪联辉/丁显光等开发新的方法,调节肠道微生物群
在这项工作中,为了改善许多患有IBD的患者的病情,研究建议设计一种肠系膜植入的自体巨噬细胞生物反应器,能够按需原位生产治疗性EV,直接缓解肠道微生物群诱导的IBD。
2024-05-03
Mol Cancer | 中山大学张辉等团队合作开发新的方法,使CAR-T细胞的生产更加模块化及灵活性
该研究提供了一种基于Sd/Gv系统的新型模块化通用CAR-T细胞生成平台。结合不同的scFvs可以识别多种抗原。同时或顺序靶向多个TAAs有助于防止抗原逃逸。
2024-03-21
南京邮电大学研究者们揭示了自体细胞外囊泡生物合成植入物的机电刺激调节肠道菌群
宿主ev在体内细胞和微生物之间的沟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为有效调节微生物群和疾病干预提供了一种新型的天然自体治疗方法。
2024-05-12
PNAS:施一公团队揭示特定电磁辐射的调制频率对睡眠行为具有调节作用
这一系列研究结果为揭示动物对特定电磁辐射的生物感知机制提供了新的线索,同时也提示我们在评估电磁辐射对生物体健康影响时,应当全面考虑辐射的各种参数特征。
2024-04-23
Nature子刊:许代超团队揭示细胞焦亡的时空调节机制
这项研究揭示了DHHC7介导的棕榈酰化和APT2介导的去棕榈酰化以接力的方式在时间和空间上调控GSDMD的剪切、膜易位和寡聚,进而促进GSDMD的激活和细胞焦亡的分子机制。
2024-04-04
南京医科大学研究者们揭示了Chk2调节bmi1缺陷诱导的肾脏衰老和纤维化
本研究提供了几个重要的进展,研究者首次证明Bmi1缺陷驱动肾脏内线粒体和氧化应激诱导的DNA损伤,引发RTEC衰老、SASP、Chk2/ p53/ tgf β1介导的EMT和肾脏纤维化。
2024-05-02
Redox Biology:"血小板‘制动器’升级,塔尔卡大学的研究者们揭示了调节线粒体功能提高抗血小板作用
此项研究不仅揭示了TPP+阳离子通过短链烷基连接在线粒体内高效积累化合物的机制,强化了线粒体层面的药效,更为重要的是,它为开发新一代靶向线粒体的抗血小板药物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