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科同济医学院团队发现,肠菌产生的氨竟然可以改善抑郁症状
研究发现了氨在应对慢性应激时的关键有益作用,为微生物氮代谢和宿主行为之间的联系提供了新的方向,同时也为肠道菌群与抑郁症之间的联系提供了新证据。
2024年最值得期待的11项临床试验:人工智能、碱基编辑、艾滋病疫苗上榜
两项大规模的随机对照试验表明,通过计算机断层扫描(CT)进行肺癌筛查可以降低肺癌死亡率。其他规模较小的试验也显示出类似的结果。
北京因美未来溶瘤病毒YH01注射液I期临床顺利启动
2023年11月27日,北京因美未来生物医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因美未来”)的YH01注射液I期临床试验启动会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以下简称“医科院肿瘤医院”)顺利召开。
推进纳米技术以改善靶向癌症治疗:克服临床实施中的障碍
癌症是一种复杂的疾病,长期以来给治疗带来了巨大的挑战,需要新的方法来克服化疗和放疗等传统治疗方法的局限性,这些治疗方法通常会产生严重的副作用,效果也不尽如人意。
口服富勒烯是一种使用安全、易于应用、具有临床前景的帕金森治疗候选药物
帕金森病(PD)是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的第二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它是由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导致纹状体多巴胺(DA)缺失引起的。越来越多的研究支持神经炎症在PD的进展中起主要作用。
JAMA:最新临床试验显示,双靶点GLP-1类减肥药停药后体重反弹明显,需持续用药巩固效果
之前的研究显示,诺和诺德开发的GLP-1类畅销药司美格鲁肽等强效减肥药,在停药后同样也会出现体重的明显反弹。
《自然·医学》:MDMA-AT辅助治疗PTSD的3期临床数据发布,超7成受试者摆脱PTSD
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是一种严重的神经精神疾病,通常由严重的创伤性事件(如战争、性侵犯、严重伤害、自然灾害、虐待或其他具有威胁性的事件)触发。患者可能会出现反复性回忆、避免行为、愤怒、恐惧等负面情
Science子刊:我国学者提出网络医学理论,为中医药建立科学基础
该研究提出的中医药网络医学理论揭示了中国传统医学的科学基础,并建立了一个理解自然医学分子基础和预测疾病治疗的范式。这一理论对于推进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具有突破性意义。
第五届临床生物样本库创新发展论坛 会议通知
北京临床生物样本库创新发展联盟联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北京生命科学园生物科技研究院和DIA(国际药物信息协会),拟于2023年12月22日-23日在京举办第五届临床生物样本库创新发展论坛。
药物-微生物区系相互作用:精准医学的新兴优先事项
为什么一种药物对一个患者有良好的反应,但对下一个患者没有,或者在某些情况下,会导致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ADR),即药物反应的个体差异(IVDR)?答案是复杂和多方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