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发现病毒利用宿主糖代谢改变传播途径实现免疫逃逸的新机制
PLOS Pathogens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钟劲课题组与中科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何勇宁课题组合作完成的研究论文Glycometabolism regulates hepatitis C virus release。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Cvirus,HCV)是一种正链RNA病毒,可导致慢性肝炎、肝硬
研究人员提出非宿主植物参与菌根网络新观点
约90%以上陆生植物可与真菌形成菌根(Mycorrhiza),在农林生态系统中常见的类型是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AM)和外生菌根(Ectomycorrhiza,EM)。植物与AM或者EM二者互惠共生,其中植物为真菌提供所需碳水化合物,真菌则协助植物获取更多的养分和水分并增强其抗逆性。自然条件下,一种植物
Sci Transl Med: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疗法或能降低宿主机体对细菌感染的免疫反应
2021年7月30日 讯 /生物谷BIOON/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s,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s)被数百万名患者用来治疗高血压、糖尿病肾病和心力衰竭;然而这些患者的感染风险往往会增加。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上题为“An ACE
Nature:肠道中的真菌或会影响宿主的健康和疾病发生
2021年7月17日 讯 /生物谷BIOON/ --致病性真菌居住在肠道微生物中,但其很少会引起疾病,目前科学家们并不清楚真菌和促进共生的宿主机体免疫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近些年来,细菌在肠道健康中所扮演的角色被科学家们不断关注,日前,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Nature上题为“Adaptive immunity induces mutualism between
Trends Immunol:缺氧和HIF-1是肠道微生物区系和宿主相互作用的关键调节因子
氧(O2)利用率是调节脊椎动物肠道粘膜微生物区系组成和细胞动态平衡功能的关键因素。微生物代谢产物增加了肠上皮细胞(IECS)对O2的消耗,降低了其在肠道中的利用率,并导致缺氧。这种生理性缺氧激活细胞缺氧感受器,以适应IECS和粘膜驻留细胞的新陈代谢和功能,如3型先天淋巴细胞(ILC3s)。在这篇综述中,作者讨论了最近的证据表明,微生物区系、缺氧/缺氧感受器和
中国科学家在Nature及其子刊发文,揭示液-液相分离不仅影响病毒复制,还调节宿主细胞的功能以促进病毒传播
2021年7月26日讯/生物谷BIOON/---现在已经确定,涉及蛋白质和核酸的较弱的多价相互作用可以通过液-液相分离(liquid–liquid phase separation, LLPS)形成无膜的大分子集合体或凝集物。这些凝集物在真核细胞中很普遍,我们如今开始了解它们的许多细胞功能。LLPS也被发现在细菌中和在病毒感染期间发挥作用。在病毒感染期间,L
Nat Biomed Eng:揭示扩散到淋巴结中的癌细胞躲避宿主机体免疫破坏的分子机理
2021年7月22日 讯 /生物谷BIOON/ --强烈而持久的抗癌免疫反应与抗肿瘤引流淋巴结中产生的活化癌症特异性T细胞直接相关,然而,癌细胞仍然可以定植于淋巴结中并驱动肿瘤进展。淋巴结对于机体抵御肿瘤的免疫反应至关重要,但矛盾的是,能扩散或转移到淋巴结中的癌细胞往往会躲避免疫细胞的清除作用。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Nature Biomedical En
Microbiome:揭示益生菌在宿主肠道内适应性进化规律
海南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与加州大学Rob Knight 实验室和哈佛医学院Yang-Yu Liu实验室最新合作研究成果,在微生物领域顶级期刊《Microbiome》(中科院1区TOP期刊, 影响因子 14.65)发表 “Candidate probiotic Lactiplantibacillus plantarum HNU082
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新药!美国FDA批准首款ROCK2抑制剂Rezurock,烨辉医药引进中国!
Rezurock(belumosudil)有潜力成为cGVHD治疗模式的基石疗法。在中国,烨辉医药已启动临床试验。
SARS-CoV-2与宿主细胞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及介入治疗
由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冠状病毒2型(SARS-CoV-2)感染引起的2019冠状病毒病大流行,给全球经济和健康带来前所未有的挫折。SARS-CoV-2具有异常高的传播能力和极其广泛的组织向性。然而,维持这种程度的毒性的潜在分子机制仍在很大程度上未被探索。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回顾了SARS-CoV-2如何通过各种受体(如ACE2、neuropilin-1、A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