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gber院士出席,5月19-20日第三届3D细胞培养与类器官研讨会即将开幕!
美国国家工程院(NAE)、国家医学科学院(NAM)、国家发明家科学院(NAI)和艺术与科学院(AAAS)院士Donald E. Ingber 教授受邀出席第三届3D细胞培养与类器官研讨会!
首款FDA批准溶瘤病毒药物T-VEC中美研究者齐聚首,共话溶瘤病毒药物新发展
在北京举行的溶瘤病毒创新药研究高峰论坛上,首款获得美国FDA批准上市的溶瘤病毒药物T-vec的临床前和临床Ⅲ期主要研究人员刘滨磊博士和Robert H.I.Andtbacka博士首次在中国会面,畅谈溶
中美科学家首次从全基因组/甲基化水平发现,过量补充叶酸增加后代基因突变率
研究结果发现,与摄入正常水平叶酸相比,亲代叶酸摄入不足,子代胚胎的新杂合单核苷酸变异(DNSNVs)翻倍;亲代叶酸摄入过量,子代胚胎的新杂合单核苷酸变异(DNSNVs)增加80%。
天津药物研究院刘昌孝院士从天然来源中寻找到了一种安全有效的辐射防护成分
随着放射医学、核工业技术的发展,航空航天和核军事活动的频繁,以及大规模核泄漏的发生,一些放射性沉淀物伪装成主要营养物质,在动植物中以超长周期存在。
清华大学隋森芳院士团队合作最新Nature
在产氧光合生物中,光能被天线系统捕获并转移到光系统II (PSII)和光系统I (PSI)来驱动光合作用。红藻的天线系统由可溶性藻胆体(PBS)和跨膜捕光复合物(LHCs)组成。由于缺乏结构信息
赫捷院士团队研究显示,免疫+抗血管联合方案初步疗效良好
作为迄今首个报告结果的“无化疗”免疫新辅助联合治疗研究,卡瑞利珠单抗+阿帕替尼方案在本研究中的疗效和安全性表现都可圈可点,特别是对鳞癌患者的疗效突出,完全值得开展III期研究继续探索;
陈雪梅院士回国加盟北大,出任生命科学学院院长
陈雪梅主要研究内容为microRNA和花器官发育,包括利用microRNA分析植物发育机制,以拟南芥为模型研究干细胞调控机制,是最先从植物体中分离出microRNAs的研究团队之一。
樊嘉院士团队研究证实,cfDNA甲基化测序用于癌症早筛极具价值
我国自主研发的循环游离DNA(cfDNA)甲基化检测技术ELSA-seq,能较为敏感地筛查肺癌、结直肠癌等6种常见癌症,并显著减少晚期癌症的发生,从而提高癌症患者整体的5年生存率!
Advanced Science:田志刚院士团队揭示NK细胞辅助功能的调控机制
该研究报道了NK细胞辅助CD8+ T细胞抗肿瘤免疫应答的分子机制,并报道了TIPE2分子是NK细胞辅助功能的卡控点分子,靶向敲除NK细胞中TIPE2能同时促进NK细胞及其辅助的CD8+T细胞抗肿瘤应答
上海交大陈亚珠院士、涂圣贤教授《JACC》:原创RWS技术最新临床验证结果在JACC发表
近日,JACC主刊发表由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陈亚珠院士团队涂圣贤教授课题组原创的径向壁应变(RWS)这一斑块易损性评估新技术的重磅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