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院士大咖,20+专题论坛! 免费参会名额抢先得!
科技领创,健康未来!2020南京国际生命健康科技大会暨博览会,即将于12月9日-11日在南京举办。本届大会,将围绕分子药物、基因检测、精准医疗、创新医疗器械、智慧医疗等主题,举行21场专题论坛,云集30余位院士大咖出席演讲。论坛报名通道现已开启。即刻预登记,免费参会名额抢先得!
俞皓教授当选新加坡国家科学院院士
近日,新加坡国立大学俞皓教授当选新加坡国家科学院院士。NO.1 学习经历俞皓教授,现为新加坡国立大学生物科学系系主任,国立大学教务长首席教授,新加坡淡马锡生命研究院董事会董事及淡马锡资深研究员。他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分别在1994年和1997年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2001年在新加坡国立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于2002-2
中美科研人员合作揭开玉米叶片面纱
记者从山东农业大学获悉,学校科研人员与多家科研院所合作攻关,利用高通量研究玉米转录因子调控位点技术、借助大规模转录因子数据重构玉米叶片基因表达调控网络。这一进展将帮助玉米基因编辑有的放矢,相关成果已于9日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通讯》上。取得此次科研进展的研究团队,分别来自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香港中文大学农业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和美国康奈尔大
陆林院士:疫情期间需提高精神疾病规范性化治疗水平
精神疾病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全球公共卫生问题,来自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数据显示,全球约10亿人正在遭受精神障碍困扰。最新研究显示在排除痴呆后,心境障碍、焦虑障碍、酒精/药物使用障碍、精神分裂症及相关精神病性障碍、进食障碍、冲动控制障碍等六大类精神障碍,我国患病率高达9.3%,精神疾病给患者和家庭及全社会都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华医学会精神
王军志院士:目前还没发现新冠疫苗相关的ADE现象
9月25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办吹风会,介绍新冠病毒疫苗工作进展情况,并答记者问。在会上,科研攻关组疫苗研发专班专家组副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军志介绍,从目前掌握的资料来看,还没有发现新冠疫苗相关的ADE现象;从1期和2期临床试验的结果数据来看目前基本上都属于轻度的可接受的不良反应。ADE,全称是Antibody-dependent enhanc
第十三届中国生物产业大会王福生院士: 干细胞治疗新冠肺炎重症患者临床研究取得初步成果
今天,全球疫情尚未散去,但在诸多研究学者和专家的不懈努力下,国内相关治疗技术研发已经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果。9月24日,第十三届中国生物产业大会24日在武汉拉开序幕,大会围绕“科技抗疫 产业赋能”主题,聚焦生物产业和生物技术在疫情防控中的作用和发展,研讨了科技抗疫的策略,展示了优秀抗疫成果。透过大会和近日媒体消息报道,我们获知目前已有新冠病毒疫苗进入Ⅲ期临床试验
唐本忠院士团队成功构建了具有可逆融合-分裂行为的人工外泌体
外泌体(exosome),是细胞外囊泡(EV)的一种主要类型,是直径为30至150 nm的纳米大小的膜结构,大多数细胞都会分泌外泌体。许多研究表明,外泌体通过转移不同的货物(包括蛋白质、DNA、miRNA、lncRNA、circRNA,以及mRNA)参与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中的细胞间通讯。细胞间通讯过程中通常涉及一个细胞释放新囊泡的分裂过程和另一个
院士张伯礼:不同的位置、气候条件 新冠肺炎症候不同
一场“医学盛会”在沪举行。8月21日,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心主办,大专家.COM承办的2020北京健康大会·医生云论坛在上海市松江区举行。钟南山、樊代明、张伯礼、陈君石、曾溢滔等二十余位院士,以及百余位行业权威人士与嘉宾领导,围绕后疫情时代的医学发展和健康管理策略展开讨论。回忆起刚到武汉时的场景,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表示,严格的隔离加
钟南山张伯礼等院士专家共议中医药防治新冠助力全球健康
8月21日,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心主办的“2020北京健康大会·医生云论坛”在上海盛大举行。本次会议以“新冠疫情重塑全球健康面貌”为主题,钟南山院士、张伯礼院士在内的20余位两院院士参加大会,对新冠疫情下医疗健康行业的发展等话题进行深入探讨。多家媒体和直播平台面向全国同步直播大会盛况,超过百万临床医生和公众在线观看。
Nat Biotechnol:中美科学家开发出更快的荧光显微镜图像处理技术,可将后处理时间缩短高达几千倍
2020年7月18日讯/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国家生物医学成像与生物工程研究所和中国浙江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了新的显微镜图像处理技术,可以将后处理时间缩短高达几千倍。相关研究结果近期发表在Nature Biotechnology期刊上,论文标题为“Rapid image deconvolution and multiview f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