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王艳丽课题组在Crispr/Cas系统获得新的研究成果

2016年12月15日,Molecular Cell 杂志在线发表了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王艳丽课题组关于CRISPR-Cas系统的最新研究成果,文章标题为“C2c1-sgRNA Complex Structure Reveals RNA-Guided DNA Cleavage Mechanism”。CRI

2016-12-22

中科院长春应化折纸生物燃料电池研究获进展

折纸生物燃料电池工作原理和样品近日,英国皇家化学会《化学世界》(Chemistry World)以Soft drinks power origami cell 为题报道了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电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董绍俊课题组发表在《化学

2016-12-21

生物谷专访—中科院金属研究主任杨柯教授

生物医用新材料是指一类具有特殊功能、人体必需又安全有效的、区别于传统材料的医用材料,其产业技术高度密集、更新换代快、研究与开发投入高、保密性强,其产品附加值比较高,且产品的生产和市场具有强烈的国际型,质量和特定性能在市场中具有决定性作用。在生物医疗行业中,医疗器械占比非常大,按照国际惯例,生物医用材料及其医用植入体是生物医学工程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疗器械的产业基础,其管理属于医疗器械范畴。

2016-12-01

中科院植物揭示类黄酮糖基化分子机制

科学网记者日前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获悉,该所研究员庞永珍研究组以类黄酮含量丰富的茶叶和百脉根为研究对象,对类黄酮未知生物合成机理,特别是类黄酮糖基化的分子机制展开研究。揭示了特异的糖基转移酶(UGT)

2016-11-29

中科院植物TALE蛋白功能与应用研究获新突破

记者日前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获悉,该所研究员邓馨研究组与其合作者在转录激活因子样效应物(TALE)蛋白功能与应用研究中取得新进展,该成果为植物的基因表达调控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思路。相关论文于近日在线发表在

2016-11-24

生物谷专访—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林炳承研究员

编者按:生物芯片技术是生物、化学、医学、流体、电子、材料、机械多学科交叉的前沿技术,目前生物芯片技术已应用于分子生物学、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新药开发、司法鉴定和食品卫生监督等诸多领域,成为各国学术

2016-11-22

中科院微生物研究利用基因调控技术有望攻克棉花“癌症”

新华社北京10月4日电 棉花黄萎病被称为棉花“癌症”,是我国新疆等地棉花生长最严重的病害,棉花患此病必严重减产甚至绝收,传统防治手段几乎不起作用。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郭惠珊领导的研究组经过8年努力

2016-10-08

中科院大连化物所首次揭示Rheb基因突变驱动的肾癌和宫颈癌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

研究揭示由Rheb突变导致肿瘤发生的分子机制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生物技术转化医学科学中心研究员刘扬带领的疾病基因组学研究团队在肿瘤转化医学领域取得新进展。该团队首次揭示了Rheb基因突变所驱动的

2016-07-21

生物谷专访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李懿教授

去肿瘤细胞免疫治疗成为行业内最大的热点,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尤其是CAR-T疗法在多个临床研究中都取得了良好效果,明年FDA很可能会批准世界首个CAR-T治疗药物CTL019上市。

2016-05-31

生物谷专访中科院“肿瘤捕手”团队负责人胡志远教授

MIT Technology Review杂志发布了2015年度十大突破技术(Breakthrough Technologies 2015)榜单,液体活检光荣上榜,为此,很多实验室把液体活检作为了研究方向,其中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与ctDNA(Circulating Tumor DNA)是最受瞩目的生物标志物。

2016-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