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嘉宾专访-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赖良学副所长

2018(第二届)模式动物与重大疾病动物模型研究与应用研讨会即将于3月30-31日在上海好望角大饭店召开,正值新春佳节,小编有幸在会前采访到了此次会议的大会主席赖良学教授,作为模式动物领域的资深专家,快来听听他怎么说吧。1. 请问,赖教授,您最初是基于什么原因开展转基因猪的研究?与小型动物,果蝇、线虫,以及小鼠这些耳熟能详的模式动物相比,在选择成体大动物猪做研究的时候,有哪些差异的地方和优势?我于

2018-02-12

中科院微生物组计划:研究中药与肠道微生物之间作用机制

“项目执行期为两年,总投入三千万元人民币,14个研究单位、30个研究团队投身其中。通过这一‘种子计划’的实施,为‘中国微生物组计划’做好预研工作。”在1月12日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所长刘双江研究员说,希望在人类代谢性疾病并发症和中草药调控肠道微生物方面有所突破,相关成果可为人类面临的健康、农业、环境等问题提供解决方案。刘双江所说的“种子计划”,是指2017年12月20日启

2018-01-17

中科院植物揭示水稻株型建成分子机制

 记者日前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获悉,该所研究员、中科院院士种康带领的团队通过生理学检测、生化手段验证和遗传学观察,进一步阐明了水稻中微RNA通过植物激素信号途径调控水稻株高与叶夹角的分子机制,为理解植物激素精细调节水稻株型提供了新的资料。相关成果日前发表于《植物生理学》杂志上。微RNA是近年来在多种真核生物及病毒中发现的一类长度约在22个核苷酸左右的RNA分子,并不直接编码蛋白质,但能

2017-12-07

中科院昆明动物等揭示帕米尔人群的源流历史

帕米尔高原总是令人心旷神怡,但帕米尔高原人群源流历史却一直鲜为人知。近日,中科院副院长、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张亚平率领团队和新疆医科大学教授哈木拉提·吾甫尔的团队开展合作,发现帕米尔高原人群体现出东西方遗传混合的特征,大多数混合事件发生在末次盛冰期之后。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欧洲人类遗传学》杂志。帕米尔高原古称“葱岭”,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在1838年被到访的英国探险者John Wood首次赋予

2017-12-03

中科院李寅:工业生物技术可有效推动绿色经济发展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博士、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副所长李寅在“工业生物技术与绿色经济发展”主题演讲中提到工业生物技术是以活细胞或者酶为工具,生产燃料、材料、化学品或进行物质加工的先进物质转化模式,可推动财富绿色增长的实现。李寅表示由于合成生物学的发展,在工业生物技术领域有三大技术特别值得关注:人工制成细胞工厂、天然药物仿生合成,绿色生物工艺。以下为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

2017-10-08

Cell: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范祖森课题组揭示ILCreg细胞调节先天性肠道炎症

图片来自Cell, doi:10.1016/j.cell.2017.07.0272017年9月12日/生物谷BIOON/---肠道含有广泛而又多样性的微生物群落,包括潜在的病原体和需要宿主产生免疫耐受性的食物性抗原。肠道粘膜免疫反应调节异常可能导致耐受性丢失,从而导致肠道炎症,如人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IBD)。先天淋巴细胞(innate lympho

2017-09-12

上海交大、北师大、中科院动物各发1篇Nature,江南大学等高校参与2篇!

前一段时间,中国各大高校和中国科学院在《自然》(Nature)、《科学》(Science)和《细胞》(Cell)发表论文达到惊人的11篇,引发大量关注。最近,这种突飞猛进的势头还在继续。北京时间9月7日,国际顶尖学术期刊Nature又刊登了5篇中国科研机构为主要完成单位或参与单位的研究成果。其中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作为第一完成单位各发表 1 篇Nature,江南大学、暨

2017-09-08

微生物揭示结核分枝杆菌与宿主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

 由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Mtb)引起的结核病是一种古老的慢性传染病,并且至今仍是全球死亡人数最多的单一传染病。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报道:2015年全球有1040万新发结核病患者,有180万人死于结核病。Mtb是一种胞内病原菌,可分泌多种效应蛋白至宿主细胞中,进而干扰细胞信号通路和生物学功能,最终促进病原菌在宿主细胞中的存活并导致宿主细

2017-08-17

Nature Plants:微生物等发表植物基因组编辑研究综述

 序列特异性核酸酶使得基因组编辑成为可能,快速推动了基础和应用生物学的发展。CRISPR-Cas9系统自出现以来,作为可转化植物的基因组编辑工具已得到广泛应用。CRISPR-Cas9对基因组靶位点进行定向切割,造成DNA双链断裂。DNA双链断裂主要通过两种高度保守的机制进行修复,即非同源末端连接(Non-homologous end joining, NHEJ)和同源重组(Homolog

2017-08-16

微生物等在免疫衰老研究领域取得系列进展

 世界人口老龄化趋势日渐严重,而人体的健康卫士——免疫系统随着机体生理性的衰老而出现了功能的下降,该现象在免疫学上称之为免疫衰老。免疫衰老会导致老年人抗感染和抗肿瘤的能力下降,由此给医疗卫生事业带来很大压力。近期,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方敏课题组在免疫衰老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流感病毒是正粘病毒科的一种,每年会导致25万到50万的人死亡。不同的流感病毒感染呈现出不同的年龄特征,例如,H7N

2017-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