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感染的动物大幅减轻体重,被感染的细胞形成的合胞体大了2.7倍
近日,发表在预印本服务器 bioRxiv 上(未经同行评议)的一项研究中,由日本东京大学医学科学研究所、日本国立传染病研究所等机构组成的研究团队通过体外细胞培养和动物模型中进行的实验表明,新冠病毒德尔塔变异毒株引起症状的能力更强,具有更高的致病性。在这项研究中,为了研究德尔塔(B.1.617.2/Delta)变异毒株的病毒
中性粒细胞是通过自我限制群集反应来抑制细菌生长
中性粒细胞属于我们免疫系统的首批反应者。它们在我们体内循环,在受感染的组织中寻找、杀死和消化有害病原体。为了在发炎组织这一非常复杂的情况下成为如此有效的杀手,它们作为一个集体一起工作。它们释放化学信号,吸引其他细胞形成细胞群体,并作为一个群体进行攻击。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免疫生物学与表观遗传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破译了
Cell:揭示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选择性杀死癌细胞,有望开发出全新的抗癌疗法
2021年6月30日讯/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芝加哥大学的研究人员描述了一种非凡的新机制,利用该机制,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可以在不损害宿主细胞的情况下消灭癌细胞。这一发现有可能开发出对癌细胞有选择性、对正常细胞和组织无毒的药物。如果成功,这一发现可能会通过确保在正确的时间以正确的剂量递送正确的药物来改善精准医疗的实践。这样的发现可能
Science:揭示中性粒细胞自我限制自身群集反应,从而抑制细菌生长
2021年6月23日讯/生物谷BIOON/---中性粒细胞属于我们免疫系统的首批反应者。它们在我们体内循环,在受感染的组织中寻找、杀死和消化有害病原体。为了在发炎组织这一非常复杂的情况下成为如此有效的杀手,它们作为一个集体一起工作。它们释放化学信号,吸引其他细胞形成细胞群体,并作为一个群体进行攻击。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免疫生物学与表观遗传
长庚大学:博莱替尼通过抑制Src家族激酶磷酸化和活性减轻中性粒细胞炎症和肺损伤
中性粒细胞过度激活在急性肺损伤(ALI)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博莱替尼(Bletinib(3,3’-dihydroxy-2’,6’-bis(p-hydroxybenzyl)-5-methoxybibenzyl),)是1983年首次从白头翁中提取的一种天然联苄类化合物,具有抗炎、抗菌和抗有丝分裂活性。在本研究中,作者评价了博莱替尼对人中性粒细胞炎症和脂多糖(
美国FDA受理亿一生物Ryzneuta上市申请,用于治疗化疗导致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已经正式受理亿一生物的Ryzneuta™(也称F-627)用于治疗化疗导致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CIN)的新药上市申请(BLA)。
J Extracell Vesicles:CD9在黑色素瘤细胞胞外囊泡分泌中的作用
2021年6月1日讯/生物谷/BIOON/---近日,马德里自治大学(UAM)研究者在J Extracell Vesicles 杂志上发表了题为"CD9 inhibition reveals a functional connection of extracellularvesicle secretion with mitophagy in melanoma
Cell Rep:肝脏调节性T细胞如何抑制中性粒细胞介导的自体免疫反应?
此前研究表明,中性粒细胞通过氧化过程,蛋白酶诱导的组织细胞损伤和/或淋巴细胞募集,在各种组织损伤模型(包括慢性炎性疾病)中诱导组织损伤。然而,中性粒细胞也可能具有组织重塑或抗炎特性。Channakeshava Sokke Umeshappa Patricia Solé 6 Bas G.J. Surewaard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