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举国体制推进以万能细胞为基础的再生医疗实用产业化
据《日刊工业新闻》2012年5月1日报道,日本文部科学省为促进以万能细胞(iPS细胞)为基础的再生医疗实用化、产业化,拟将京都大学等基础研究机构及相关临床研究机构力量整合起来,形成强有力的研发核心网络,用举国体制推进心血管、脊髓神经细胞再建等高水平医疗机构、大学和企业的研究朝实用化方向努力,争取在2013年开始后的十年时间里取得成效。
关于《肿瘤个体化用药相关基因突变检测试剂技术审查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各有关单位:
各有关单位: 根据“十二五”期间体外诊断产品指导原则的制定规划,我中心组织起草了《肿瘤个体化用药相关基因突变检测试剂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结合我中心前期召开的相关专家咨询会及企业调研形成的综合意见,现已形成征求意见稿,即日起在网上公开征求意见(www.cmde.org.cn)。如有意见和建议,请于2013年7月26日前将意见或建议反馈至我中心审评三处。
基层医疗之困:破局或在市场化运作
基层医疗困局在于分配资源上的不平衡,迫切需要一场市场化来推动其发展。基层医疗的代表社区医院最大的困境是药品目录和大医院不对等,基础检查能力不够,人才缺乏。过去几年公立医院快速膨胀,包括人才、技术在内的
Cell:个体化医疗新进展——DBP分析快速预测肿瘤化疗效果
近日来自哈佛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在著名国际期刊cell发表了他们的最新研究成果。他们开发了一种叫做动态BH3分析(DBP)的检测方法,用于预测体内癌细胞对化疗药物细胞毒性的应答情况。这个方法的开发应用或可针对性提高化疗药物对癌症的治疗效果,对于肿瘤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开发具有重要作用。
陈超:个体化用药的挑战
现代医学发展的模式正在发生怎样的转变?个体化用药在实施的过程中还面临哪些挑战?在刚刚结束的“2012个体化用药前沿研讨会”上,西北大学副校长,国家微检测系统工程技术中心主任陈超教授为我们进行了解答。 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完成,人类对很多重大疾病有了更加全面和系统的认识。
贺林:个体化用药的必然性
编者按:为什么说个体化用药是历史的必然?个体化用药的发展又会给患者、医生及社会带来怎样的效益?2012个体化用药前沿研讨会于11月15日在上海举行,会议间歇,生物谷通讯员就个体化用药的相关问题采访了贺林院士。
蔡卫民:药物基因组学与抗肿瘤药物个体化用药的一些思考
肿瘤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所有的肿瘤均由DNA序列异常造成。基因多态性均可影响抗肿瘤药物的反应。围绕药物基因组学与抗肿瘤药物个体化用药的主题,复旦大学药学院蔡卫民教授,在2012年11月15日召开的“2012个体化用药前沿研讨会”上,重点介绍了各类抗肿瘤药物基因组学的研究进展,并分享了他对个体化用药的一些思考。
胡大一:心血管领域的个体化医学现状及展望
2012年11月16日,在“2012个体化用药前沿研讨会”上,著名心血管专家胡大一教授作演讲,报告围绕心血管领域的个体化医学现状展开,主要从抗凝、高血压、降脂、心衰四个方面解读了心血管疾病领域的个体化医学现状。另外,分析了心血管领域个体化医学存在的问题及展望。胡大一教授在演讲中表示,当代医学已经进入到分子诊断水平,基因测序技术已经完全能满足临床检测的需要。
百傲科技:呼唤临床个体化用药指南
编者按:在中国,针对中国人群的个体化用药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科学家和医学工作者提供了大量的临床数据证明了多种药物的代谢与多种基因的多态性有关。如何让个体化用药从科研实验走向医疗市场?这就需要企业开发出面向医疗市场的产品,与科研院所和医院一起完成个体化用药在医疗市场的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