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MA:世界首例部分心脏移植手术在1年后状态良好
在所有捐赠的心脏中,大约一半符合用于完整心脏移植的标准,但还有大约同样数量的心脏可以用于瓣膜移植,这样就可以将用于心脏病儿童的心脏数量翻倍。
2024-01-05
真实世界研究显示,司美格鲁肽并未增加自杀念头,而是降低自杀风险
与非GLP-1受体激动剂类的抗糖或减肥药物相比,使用司美格鲁肽(Ozempic或Wegovy)的患者首次发生和复发自杀念头的风险均更低,这些风险降低在不同性别、种族和年龄人群中是一致的。
2024-01-03
30多年前因RNA研究获得诺奖,如今再获突破,解析RNA调控的基因沉默因子,为癌症新疗法铺平道路
这项研究首次在分子水平上确定了RNA如何调节PRC2活性。这一发现将促进新一代RNA疗法的发展,并可能为更有效、更有针对性地治疗PRC2缺陷相关疾病铺平道路。
2024-01-03
诺奖团队用CRISPR“粉碎癌症”,靶向非编码序列,清除脑肿瘤
这种基于CRISPR的癌症粉碎提出了一种创新的治疗范式,它独立于肿瘤的遗传和表观遗传起源,将超突变癌症的肿瘤突变负荷和化疗药物TMZ信号转化为一种潜在治疗途径。
2023-12-04
Nature:世界上首次构建出整个人类肢体发育过程的空间细胞图谱
人类的手指和脚趾并不是向外生长的;相反,它们是从一个更大的基础芽中形成的,随着中间的细胞退去,才会露出下面的手指和脚趾。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英国韦尔科姆基金会桑格研究所、中国中山大学和欧洲生物信息研
2023-12-16
引领铁科学新时代:王福俤教授荣获浙江省自然科学一等奖及中国发明协会发明创业奖创新奖一等奖
此次获奖无疑是对项目团队的巨大肯定,是对团队每一位成员辛勤耕耘的激励,更是任重道远不断前行的鼓舞。
2023-11-09
80后学者吕奔出任湘雅二医院院长,曾获科学探索奖,在Nature、Science等顶刊发表多篇论文
2023年12月8日,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召开全院干部职工大会,宣布中南大学干部任免决定:吕奔任湘雅二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
2023-12-12
世界首个:由人类细胞制造的生物机器人,可自主运动,还能修复神经创伤
利用细胞组装固有的灵活规则,不仅可以帮助科学家创建机器人,还可以帮助他们理解天然生物体是如何组装的,基因组和环境如何共同创造组织、器官和四肢,以及如何通过再生治疗来恢复它们。
2023-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