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挂号网CEO廖杰远:1亿美元融资将投向IT和服务
挂号网CEO廖杰远互联网医疗领域的火热让腾讯、阿里巴巴等巨头加速布局,也让曾名不见经传的挂号网突显出来,成为继春雨医生、丁香园之后,国内又一互联网医疗领域获得融资的创业企业。就在昨日,腾讯宣布1亿美
专访中科院国际科技合作奖得主Jan-Christer Janson 教授:我非常热爱中国
Jan-Christer Janson 教授2014年度中国科学院国际科技合作奖于2015年1月底揭晓,该奖项获得者之一、国际著名蛋白纯化科学家Jan-Christer Janson教授日前接受了生物谷的采访。Jan-Christer Janson教授是瑞典Uppsala大
专访曹雪涛:肿瘤免疫疗法将迎来飞跃
12月21日,美国《科学》(Science)杂志将肿瘤免疫疗法作为2013年六大科学领域值得关注的领域之一。《科学》杂志表示,在2013年有望看到联合使用两种不同机制免疫疗法抗癌的临床试验结果。围绕肿瘤免疫疗法最新进展及国内情况,生物谷专访了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中国免疫学会理事长曹雪涛院士。
专访谭洪:生物技术领域“门外汉”的颠覆性创新
十年前,谭洪创立了ForteBio,由于各种纷杂的原因,作为创始人的谭洪离开了Fortebio。 12月20日,接受生物谷编辑采访时,谭洪正在赶赴美国的路上,他笑称,那次离开就如同当初乔布斯在1985年离开苹果一样。 他开创的ForteBio与著名生物技术企业颇尔(Pall)步入了新台阶。对于他而言,他从来没想过要如当年乔帮主那般重回自己创立的企业重掌帅舵。 Fortebio被颇尔收购了。
专访王树伟:生命科学高端技术服务市场,时不我待
当前,国外跨国企业热衷于在中国建立研发中心,诺和诺德、罗氏、辉瑞、礼来、诺华、阿斯利康、葛兰素史克等先后在国内投资设立研发中心,医药 CRO巨头们,比如昆泰、科文斯、Parexel、PPD等或收购兼并或与本土企业联姻等多种形式扩大在华业务。与此同时,药明康德、尚华医药等本土CRO企业的纷纷兴起,传统的化学CRO企业也正在逐步加大在生物技术服务的投入力度。
专访韩健:生物技术创业创新平台的驰骋者
2010年,微博越来越火;开放平台的呼声越来越高。"开放与共赢"已经逐步成为国内网络巨头迫不及待展示的新姿态,而开放平台无疑成了他们集体的展示地。在技术壁垒颇高的生物医药领域,是否也有人去尝试"开放平台"呢?答案是肯定的。
坚持创新实现战略性转型——专访Esco总裁
编者按:新加坡艺思高科技有限公司(Esco)成立于1978年,是一家专注于实验室通用设备和洁净安全防护产品的全球性生产厂商,在本届的CPHI &P-MEC展会(2012世界生化、分析仪器与实验室装备中国展)上受到广泛关注,期间生物谷采访到Esco集团总裁林向前先生,跟随他来了解Esco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专访视频 战略性转型是公司发展的必然 34年前,Esco公司在新加坡成立。
实验室自动化促进科技进步、人类健康——专访帝肯中国高管
【BIOONNEWS编者按】已有31年历史的帝肯公司,90年代进入中国市场,开始为尚处于全手工操作的血液中心、医院等提供当时领先的样本处理自动化技术和设备。时至今日,中国的血液安全在设备、理念及流程上均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
基因测序临床应用,路在何方—专访Life Technologies大中华区临床事业部销售总监柴映爽
2014年5月,世界上基因测序仪的领头羊之一life technologies(简称lifetech,现已成为thermo fisher的一部分)的大中华区临床事业部销售总监柴映爽在lifetech的大中华区总部接受了生物谷的独家专访。
生物谷专访赛业(Cyagen)基因敲除鼠专家欧阳应斌博士
【生物谷-BIOONNEWS编者按】转基因、基因敲入/敲除动物技术已经成为现代生命科学基础研究和药物研发领域不可或缺的重要技术,该技术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诞生以来,至今已有近四十年的历史,经典技术如DNA原核显微注射、胚胎干细胞显微注射技术一直以来经久不衰,在小鼠模型构建方面日趋完善,并且如同剪切酶和抗体等常规分子生物学试剂的制备技术一样,逐渐从基础研究实验室转向商业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