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章晓辉教授课题组发表在Nature Neuroscience的最新成果

3月6日,《自然•神经科学》(Nature Neuroscience)在线发表了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章晓晖教授课题组关于大脑关联学习的内嗅皮层−海马环路机制的重要发现。此论文将作为封面推荐文章正式发表于4月刊《自然•神经科学》。

2017-04-27

纳米金鼻腔喷雾剂可提供快速安全的药物入脑通道

 如何穿越血脑屏障对于药物开发者来说是一个挑战。现在,在蝗虫身上进行新法给药测试之后,一组工程师展示了含纳米金的气雾经鼻喷雾剂是如何提供一种非侵入性和快速的方式向大脑输送药物的。来自圣路易斯华盛顿

2017-04-14

这次是在心脏病预测 | 奇点猛科技

上周五,《科学》杂志报道了英国诺丁汉大学流行病学家Stephen Weng博士团队发表在《PLOS ONE》上的重要研究成果,Weng博士团队将机器学习算法应用于电子病历的常规数据分析,发现与当前的心脏病预测方法相比,深度学习算法不仅可以更准确地预测心脏病发病风险,还可以降低假阳性患者数量(1)。人工智能再一次战胜人类。

2017-04-19

《氧化还原生物学》:四川农业大学在人类胶质瘤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近日,由四川农业大学为第一单位,动物医学院实验动物疾病模型研究室黄超博士和陈正礼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的研究成果“肿瘤级别关联的神经珠蛋白表达受到PPARγ的负向调控并且在胶质瘤进展中发挥抵抗氧化应激的

2017-04-17

韦恩州立大学教授与Taub教授在STTT发表新的AML联合治疗方法

韦恩州立大学医学院葛玉斌教授及密歇根州儿童医院的肿瘤科主任Jeffrey W. Taub教授等在自然出版社与川大华西医院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主办的《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STTT)上发表了Bcl

2017-04-11

Neuron:新研究为从根源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提供线索

对于许多神经退行性疾病来说,比如帕金森病、肌萎缩侧索硬化和外周神经病变,轴突的损失是一个早期的缺陷。当轴突出现损失,神经细胞就无法正常交流,神经系统功能受到损伤。特别是对外周神经病变来说,受损的轴突会触发自毁程序。

2017-03-30

科学家们在巴掌大的生物芯片,重现了女性生理周期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在这几年资助了一项庞大的项目——在生物芯片上重塑人体。它旨在体外培养起人体组织与器官,便于科学家以前所未有的精度研究它们的功能。今日,这个庞大的项目又迎来了一项新的突破:来自西北大学

2017-03-29

研究发现在心脏喷涂生物材料可以有效促进心肌梗死后的心脏修复

 心肌梗死是指心肌缺血性的坏死,主要原因是给心肌供血的冠状动脉血供突然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持久的缺血而引起的心肌坏死。研究人员已经证明了微创方法在形成心脏病发作小鼠模型中促进修复受损心

2017-03-23

Am Nat:为什么有的鱼可以在陆地生存?

我们已经知道地球上有许多种可以在陆地上生活的鱼,而最近一项研究则表明它们是被水中的捕食者逼迫不得已才上岸的。

2017-03-21

两篇Science从结构揭示蓝细菌生物钟运转机制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德国和荷兰的一个研究团队发现蓝细菌(cyanobacteria)中的一个生物钟如何详细地运转。

2017-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