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生物陶瓷支架表面微纳米结构调控骨-软骨一体化修复研究获进展
骨-软骨缺损是临床常见疾病。由于软骨和软骨下骨具有不同的生理功能和微结构,因而骨-软骨及其界面一体化修复极具挑战。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研究员吴成铁与常江带领的研究团队在前期研究中,提出了利用多种无机活性离子的共同作用诱导骨-软骨一体化修复的思想,并设计了一系列不同组成成分的(Li,Mn,Sr,Si离子等)3D打印生物陶瓷支架,并有效地对兔子骨-软骨缺损进行一体化修复(Adv. Funct.
药明康德荣膺2018全球一体化药物研发服务战略创新及领导力奖
昨日,国际权威咨询机构弗若斯特沙利文(Frost & Sullivan)公布了2018年度“最佳实践奖”(Frost & Sullivan Best Practices Awards)评选结果,药明康德凭借其全方位一体化的开放式赋能平台,荣获“2018全球一体化药物研发服务战略创新及领导力奖”,这是药明康德连续第二年获此殊荣。昨日,国际权威咨询机构弗若斯特沙利文(Frost &am
药明生物生物药一体化研发生产中心在石家庄开工奠基
2018年10月31日讯 /生物谷BIOON/ 全球领先的开放式生物制药技术平台公司药明生物(WuXi Biologics, 2269.HK)今日宣布,药明生物石家庄生物药一体化研发生产中心(药明生物八厂)正式开工奠基。此次奠基的生物药一体化研发生产中心规划产能达48000升,其设计及建设将同时符合美国、欧盟及中国的cGMP等国际先进标准,建成后将成为全球最大使用一次性反应器的生物制药生产基地之一
“见微知著,以稀为贵”肿瘤CTC精准诊疗一体化-2018年CSCO纳奥生物卫星会圆满落幕
2018年9月21日,第二十一届全国临床肿瘤学大会暨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学术年会上,纳奥生物FOXGENE“第三代循环肿瘤活细胞捕获仪NextCTC临床研究进展”主题卫星会成功召开。现场高朋满座,精彩纷呈,共同探讨NextCTC临床研究意义及未来发展方向。我国大肠癌学科研究奠基人、原浙江医科大学校长、现任浙江大学肿瘤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郑树教授担任大会主席,由中日友好医院肺癌中心常务主任朱
强生四合一HIV新药Symtuza在美国批准上市,集三大特性于一体的单一片剂
2018年7月18日讯 /生物谷BIOON/ --美国医药巨头强生(JNJ)近日宣布,四合一HIV新药Symtuza(D/C/F/TAF,800mg/150mg/200mg/10mg)已获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批准,作为一种完整治疗方案,用于既往未接受治疗(初治)以及某些已实现病毒学抑制的HIV-1成人感染者。Symtuza是一种新的基于darunavir的每日一次单一片剂方案(STR),
Analytical Chemistry发表一种外泌体定量新方法——基于表面工程技术对外泌体进行数字化检测
小编推荐会议:2018外泌体技术与应用论坛 Anal Chem杂志最新刊出了一篇浙江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转化医学研究院王本老师组报道的外泌体定量新技术的文章,该文章第一作者是实验室博士后田庆常博士。 外泌体是细胞分泌的具有磷脂双分子层的纳米囊泡,其膜性质与细胞膜类似。基于这一性质,我们利用细胞表面工程技术对外泌体膜进行了有目的的修饰。
Cellectis开发的「一体化」CAR结构 有望再度革新细胞治疗
当Arie Belldegrun和David Chang全面接手辉瑞(Pfizer)所有的现成(off the shelf)CAR-T疗法研发管线时,他们强调了与Cellectis的合作项目,可能会使Allogene Therapeutics走上商业化的道路。令人振奋的是,两个月后,Cellectis紧接着又开发了一种更安全的下一代嵌合抗原受体(CAR)构建体,现已定位于临床应用。这种新型CAR-
科学家基于金属有机框架材料构建癌症诊疗一体化平台
近年来,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s)作为一种新兴的由金属节点和有机配体形成的三维多孔材料,凭借其可调的组分、结构与尺寸、多功能性以及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等,在药物输送、成像造影剂和癌症治疗领域受到广泛重视。尽管MOFs在纳米生物学领域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探索基于MOFs材料发展诊断与治疗(如载药、光热、光动力学)于一体的新技术仍然是人们研究的方向。近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强磁场科学中心与中
三位一体,提升我国疫苗产业竞争力
4月18-19日,2018疫苗创新国际论坛在上海隆重举办,有350余位来自国内外疫苗行业的知名学者、行业领袖、企业高管、政府相关部门等代表参与其中。华东理工大学教授暨倍谙基生物科技董事长谭文松教授也应邀参加了2018年疫苗国际创新论坛,并在论坛中发表题目为《病毒疫苗高效工业化生产关键问题及其对策》的报告。报告中谭文松教授针对病毒疫苗产业现状以及近年来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围绕事关病毒疫苗高效工业化生产
一体化全自动尿液分析系统,助推尿检数字化、标准化进程
尿液检测是临床实验室三大常规检查项目之一,是泌尿系统疾病诊断、疗效观察及预后的重要常规检查项目,也可以间接反映全身代谢性及循环等系统的功能。随着临床对快速、准确的尿液检测需求日益增长,实验室亟需通过标准化、自动化、数字化建设来扩充工作产能,提升检测效率和质量控制水平。日前,在杭州召开的“2017罗氏诊断尿液分析标准化及新技术研讨会”上,北京协和医院检验科张时民教授和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