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科学家发现在细胞中鉴定水解酶底物的新方法
水解酶在人体内发挥着催化分解反应和维持细胞稳态的关键作用。人类总基因组中有2%-3%的基因编码水解酶,并且由于其功能的重要性,14%的水解酶是活性药物靶标。英国剑桥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开发了一种在活体哺乳动物细胞中捕获和鉴定水解酶底物的新技术,相关研究在《Nature》发表,题为:Mechanism-based traps enable
小分子抑制剂靶向E2泛素结合酶UbcH5c抑制胰腺癌生长和转移
胰腺癌是一种高度侵袭性的恶性肿瘤,其特点是诊断晚,治疗方法有限。根据肿瘤的可切除性,胰腺癌患者被分为四类:可切除的、边缘可切除的、局部晚期的和转移的。尽管近年来胰腺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完整的手术切除是胰腺癌患者获得治愈的唯一途径。大多数病例(高达80%)在晚期确诊,失去手术机会。
Cell Death & Differentiation: OTUB1是一种新的MYC蛋白降解的去泛素化酶
泛素化在调节蛋白质降解方面起着支持作用,蛋白质降解涉及许多生理和病理过程。OTUB1属于卵巢肿瘤结构域蛋白水解酶(OTU)亚家族的脱泛素酶,它可以阻断泛素化导致蛋白质稳定。
Hippo途径激酶是意想不到的癌症治疗靶点,特别是对内分泌抵抗型乳腺癌
乳腺癌(BC)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在全世界所有癌症类型中占四分之一的发病率和超过15%的女性死亡率。几十年来对分子特征的研究根据激素受体ER/PR和HER2的状态将乳腺癌分为四大类,它们具有不同的相关性和临床结果。
Canecr Discovery:科学家首次发现黑色素瘤细胞分泌阿尔茨海默病“毒蛋白”
转移是肿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不同的肿瘤转移偏好并不相同,40-75%的IV期黑色素瘤患者会发生脑转移。尽管已有临床试验结果表明,黑色素瘤脑转移灶对已经获批的靶向疗法以及免疫治疗仍有响应,但是这种应答持续时间较短,大多数患者最终死于脑转移瘤[4-7]。因此,我们迫切需要了解黑色素瘤脑转移机制,并为脑转移的患者提供新的治疗策略。近日,由纽约大学朗格尼医学中
Science:杏仁基底外侧核中的多巴胺分泌促进大脑进入快速眼动睡眠状态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日本筑波大学和中国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杏仁基底外侧核(basolateral amygdala)中多巴胺的产生与快速眼动(rapid eye movement, REM)睡眠的启动之间存在关联。相
JCO:蛋白酶抑制剂药物万珂或能改善T细胞淋巴母细胞淋巴瘤患儿的生存率!
来自费城儿童医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在化疗中加入蛋白酶抑制剂万珂(硼替佐米,bortezomib)或能明显改善新诊断为T细胞淋巴母细胞淋巴瘤(T-LL,T-cell lymphoblastic lymphoma)儿童和成年患者的总体生存率,此外,这项国际3期临床试验还发现,当加强化疗方案时,90%的T细胞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患儿的放疗或能被消除。
内分泌罕见病不育症患者成功妊娠及生育
近期,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乔洁团队与辅助生殖科匡延平团队通过MDT多学科诊疗,合作报道了13例17α-羟化酶/17,20-裂解酶缺陷症(17OHD)诊疗案例,其中2例非经典型患者成功妊娠及生育。相关研究成果 “17-羟化酶/17,20-裂解酶缺乏症患者的表型异质性和生育潜力” 刊登于内分泌学国际著名杂志《临床内分泌代谢》(该杂志被评为上
Nat Cell Biol:抑制染色质调节酶EZH2有望治疗侵袭性癌症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和西奈山伊坎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名为EZH2的染色质调节酶在癌症产生过程中的新作用。他们随后开发了一种新的治疗方法,即使用这种酶的强效小分子抑制剂。
Structure:揭示人源线粒体内成链状丝氨酸蛋白酶LACTB成链结构与其催化活性关系
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杨茂君教授研究团队在Structure杂志发表题为“Structural basis for the catalytic activity of filamentous human Serine beta-lactamase-like protein LACTB”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首次报道了人源线粒体内成链状丝氨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