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董晓燕——天津大学——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蛋白质折叠,生物大分子的分离纯化,基因工程

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蛋白质折叠,生物大分子的分离纯化,基因工程

2016-07-26

目前研究内容包括在原子运动层次描述大分子和溶液体系中化学反应、构象变化、蛋白与多肽折叠等活化过程的模型与计算方法;上述模型与方法在阐明生物学结构功能关系和分子设计中的应用;结构基因组研究中生物信息学方法的应用

生物大分子的计算机模拟与蛋白质空间结构的生物信息学。目前研究内容包括在原子运动层次描述大分子和溶液体系中化学反应、构象变化、蛋白与多肽折叠等活化过程的模型与计算方法;上述模型与方法在阐明生物学结构功能关系和分子设计中的应用;结构基因组研究中生物信息学方法的应用。中长期研究兴趣包括在日趋系统的、从整体角度出发的生命科学研究中计算生物学和生物信息学工具的发展与应用。

2016-07-26

新一代折叠机器人可清除胃壁附着异物

在本周召开的“国际机器人学与自动化大会”上,来自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英国谢菲尔德大学等的国际研究团队演示了一种可装入胶囊的小型折叠机器人,能自动展开,并靠外部磁场驱动在胃壁上爬行,可清除附着在胃

2016-05-16

Cell:科学家揭示分子伴侣催化蛋白质正确折叠的分子机制

细菌中的分子伴侣GroEL和GroES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其二者可以形成一种笼状结构,在笼状结构中分子伴侣可以包入其中,并不是这得蛋白质而是指导蛋白质进行正确折叠,然而其具体指导蛋白质正确折叠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楚,于是来自普朗克生物化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对这一机制在本文中进行了解析,相关研究成果刊登于国际杂志Cell上。

2016-03-23

Nature:基因组错误折叠或提供新的癌症研究思路

近日,发表在Nature杂志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中,来自麻省总医院和博德研究所的科学家揭示了隐藏在癌症背后的一种新型生物学机制,文章中,通过对携带异柠檬酸脱氢酶基因(IDH)突变的脑瘤进行研究,研究者揭开了指导基

2015-12-28

EMBO:致病性蛋白质错误折叠背后的关键控制元件

纳米技术的金标准是天然蛋质。这些生物分子纳米机制,如氨基酸肽链打造出的大分子,能够折叠成令人眼花缭乱的各种形状和形式,这使它们能够执行同样令人眼花缭乱的多种基本生活功能。因为蛋白质折叠实际上与所有生物系统实际上一样重要,这一过程背后的机制仍然是一个谜。

2012-11-18

折叠蛋白针对性地杀死大肠杆菌

大肠杆菌的某些菌株产生杀灭竞争性大肠杆菌和其他微生物的蛋白质,英国纽卡斯尔大学研究人员最近发现了这些致命性蛋白中的一个蛋白的奇怪现象:即使删除蛋白质的毒性折叠部分,未折叠端仍然是致命的。这一发现可能帮助科学家找到了新的、更有针对性的方式来杀死抗生素耐受微生物。研究人员将在2月25日加利福尼亚圣地亚哥举行的第五十六届生物物理学会年会上报告人他们的结果。

2012-02-28

PLoS Genet:神经退行性疾病:蛋白质错误折叠新发现

2012年9月19日 讯 /生物谷BIOON/ --错误折叠的蛋白质可以引发许多类型的神经变性疾病,如脊髓小脑共济失调症(SCAs)或者亨廷顿病,这些疾病都是由于大脑中缺失发育中的神经元所致。近日,来自德国马克斯-德尔布吕克分子医学中心等机构的研究者识别出了21种蛋白质,其可以特异性地结合到称为ataxin-1的蛋白质上发挥作用。

2012-11-18

Science:揭示蛋白质折叠相关研究的50年进展

2012年11月24日 讯 /生物谷BIOON/ --50年前,科学家们首次提出了关于蛋白质折叠的问题,随后研究者们在巨型计算机、新材料、药物开发以及人类基本生命过程的理解上取得了巨大成就,这其中就包括在蛋白质折叠相关的疾病,如阿尔兹海默症、帕金森疾病以及II型糖尿病等。

2012-11-26

Science:应激相关激活转录因子-1调节线粒体非折叠蛋白反应

6月15日,Science在线报道应激相关激活转录因子-1进入线粒体的效率可调节线粒体非折叠蛋白反应的水平。 为了更好地理解线粒体功能障碍的反应,研究者研究了,应激相关激活转录因子-1(ATFS-1)感受线粒体应激过程,及其在线粒体非折叠蛋白反应(UPRmt)条件下与细胞核通信的机制。 研究发现,调控的关键点是ATFS-1进入线粒体的效率。

2012-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