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揭示D-2-羟戊二酸脱氢酶对底物特异性识别和催化反应的分子机制
近期,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丁建平课题组在Cell Discovery上,在线发表了题为Structure, substrate specificity, and catalytic mechanism of human D-2-HGDH and insights into pathogenicity o
美国FDA批准Carbaglu:首个治疗丙酸血症和甲基丙二酸血症相关急性高氨血症的药物!
Carbaglu是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FDA批准的治疗PA和MMA引起的急性高氨血症的药物,与安慰剂相比,可快速降低血氨水平。
Cell Metab:发现α-酮戊二酸可延长寿命和降低晚年死亡率
2020年9月6日讯/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和新加坡的研究人员发现在食物中添加了天然代谢物α-酮戊二酸(alpha-ketaglutarate, AKG)的中年小鼠具有更好的 “老年生活”。随着年龄的增长,它们更加健康,死亡前经历的疾病和残疾时间也大大缩短,这在涉及哺乳动物的研究中尚属首次。这些研究结果是基于临床相关的健康寿命(h
甘油产丁二酸细胞工厂方面取得进展
丁二酸可用于1,4-丁二醇、四氢呋喃、γ-丁内酯及PBS可降解塑料的合成,在化工、材料、医药、食品领域有着广泛的用途,被美国能源部列为未来12种最有价值的平台化合物之一。构建高效生产丁二酸的微生物细胞工厂,将可再生的生物质资源高效转化为丁二酸,是近年来国际上的研究热点。甘油作为高还原力的碳源,在生产丁二酸等需要较多还原力的产物时具有较大优势。但是,目前代谢工
Nature:揭示α-酮戊二酸是p53介导的肿瘤抑制的效应因子
2019年10月7日讯/生物谷BIOON/---肿瘤抑制基因TP53(编码蛋白p53)在大多数人类癌症中以及在70%以上的胰腺导管腺癌(PDAC)中发生突变。野生型p53在细胞应激反应中积累,并调节基因表达以改变细胞命运和阻止肿瘤产生。众所周知,野生型p53也可以调节细胞代谢途径,不过人们对p53依赖性的抑制癌症进展的代谢变化仍然知之甚少。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等研究机构
扁桃体腺样体围术期镇痛新选择:右美托咪定+酮铬酸氨丁三醇
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不断进步,诊疗水平不断提高,儿童扁桃体和腺样体手术量逐年增多,伴随着一些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如术后疼痛。儿童扁桃体和腺样体手术术后疼痛不容忽视,患儿对疼痛的表达能力不足,且疼痛可能影响患儿进食,术后康复,伤口出血,延长住院时间。近来国际倡导的趋势趋于减少阿片类药物的使用。于是近来在Bellevue 手术中心,麻醉医生们开始探索改变方案,即减少阿片药物的使用同时提供患儿有效的镇痛。该
二氧化碳生物转化脂肪酸研究取得新进展
微生物二氧化碳的固定是指微生物以二氧化碳或无机一碳化合物(C1)为底物通过自身代谢途径转化为菌体生物质或有机代谢产物的过程。由于碳沉积的消耗导致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到大气中引起气候的改变,因此采取一种高效的方法避免或缓解由二氧化碳积累所产生对人类不利的影响尤为重要。Ralstonia eutropha罗氏菌具有自养能力,而且脂肪酸具有高能量密度,在工业、药品、营养、化妆品及日用品、组成细
天津工生所在优化丁二酸细胞工厂方面取得系列进展
丁二酸是一种优秀的平台化合物,在化工、材料、医药、食品领域有着广泛的用途,被美国能源部列为未来12种最有价值的平台化合物之一。作为C4平台化合物,丁二酸可用于合成1,4-丁二醇、四氢呋喃、γ-丁内酯以及生物可降解材料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构建高效生产丁二酸的微生物细胞工厂,将可再生的生物质资源高效转化为丁二酸,是近年来国际上的研究热点。糖酸转化率和耐渗透胁迫是丁二酸细胞工厂改造的
《自然-方法》:数据驱动蛋白质设计促成发明细胞内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探针
蛋白质设计研究如何通过指定或改变氨基酸序列来控制、改变蛋白质结构和功能。蛋白质是生命功能最主要的执行者,研究者能够通过遗传编码让细胞自动合成表达人工蛋白,表征细胞状态,调控细胞功能。因此,有效、可靠的蛋白质设计能在生命科学不同领域发挥重要作用,特别是在新兴的合成生物学方向,可成为重要支撑技术。6月5日,《自然-方法》杂志在线发表了华东理工大学教授杨弋、研究员赵玉政课题组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刘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