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ral Science: 牙干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转移miR-330-5p治疗外伤性脑损伤

创伤性脑损伤(TBI)被认为是人群发病和死亡的常见原因,已成为负担全球卫生的一个主要因素。

2022-09-23

Molecular Cancer : CircSMARCC1通过miR-1322/CCL20/CCR6信号促进肿瘤进展

前列腺癌(Pca)是男性第二常见的癌症,也是第五大癌症相关死亡原因。许多治疗策略为前列腺癌的治愈提供了机会,包括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或放射治疗。

2022-09-13

非编码RNA: 乙型肝炎病毒上调miR-520c-3p促进肝细胞迁移和侵袭

乙肝病毒是肝细胞癌发生、发展的主要危险因素,与预后不良和肿瘤转移密切相关。在肝细胞癌进展过程中,肝癌细胞经历上皮-间充质转化(EMT),形成具有侵袭能力的间质表型,从而增加侵袭和迁移能力。

2022-08-29

3期试验显示,相比常规治疗,复方三联治疗复合终点风险下降24%,心血管死亡风险下降33%

近几十年来,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引起人类死亡的首要因素[1]。尽管,心血管疾病的二级预防药物治疗可以有效的缓解疾病症状、减少并发症和降低死亡率,但缺血性疾病的复发率仍然很高[2]。

2022-09-09

Molecular Therapy Nucleic Acids: 治疗性敲除miR-320改善非缺血性糖尿病心脏病临床前模型中恶化的心功能

超过70%的糖尿病患者在他们的一生中会患上某种形式的心脏病。值得注意的是,在存在糖尿病的情况下,心力衰竭的风险增加了2-3倍。

2022-08-29

Molecular Cancer: CircGPR137B/miR-4739/FTO反馈环抑制肝细胞癌的发生和转移

肝细胞癌是我国发病率最高、死亡率第二、美国第五位的恶性肿瘤之一。尽管应用了各种新的治疗方法,但由于肝细胞癌的恶性渗透和转移,患者的预后仍然很差。

2022-08-18

湘雅医院团队发现,频繁午睡与原发性高血压、卒中及缺血性卒中发生风险增加12%、24%、20%相关

睡眠对人体健康十分重要,人一生可能三分之一的时间在睡梦中度过,在北美、中东和我国,午睡现象都十分普遍[1]。

2022-08-17

24届世界艾滋病大会即将闭幕 中国学者获颁青年科学家奖

当地时间8月2日,在加拿大蒙特利尔举行的第24届世界艾滋病大会闭幕前夕,中国青年学者石芳慧被国际艾滋病协会授予青年科学家奖(Prizes for Young Investigators)。

2022-08-08

武汉大学: 癌细胞通过miR-let-7致胞外小泡介导的P53/PTEN下调来破坏正常上皮细胞

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在2020年仍然是唇部和口腔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也是全球第18位最常见的肿瘤;它通常始于上皮增生症,持续到异型增生和原位癌,最终发展为浸润性癌。

2022-08-12

慕尼黑理工大学: IL-24对小鼠Th17细胞致病性的内在调节

辅助性T细胞17(Th17)是一种独特的辅助性T细胞,它协调宿主对上皮屏障的防御,特别是对真菌和不同的胞外细菌的防御。

2022-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