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SN:科学家成功利用ips产生肾管状细胞
JBC:抑制TGF-β信号途径替代OCT4诱导ips
近日,来自中科院上海生化细胞所的研究人员在国际期刊JBC发表一项最新研究成果,他们发现抑制TGF-β信号通路能够取代OCT4,在产生和维持细胞多能性方面发挥重要功能。
Cellectis推出源于人诱导多能干细胞(ips)的肝细胞产品
5月21日,法国生物公司Cellectis集团下的Cellectis干细胞部宣布推出来源于人诱导多能干细胞(ips)的肝细胞产品,即hips-HEP。 hips-HEP具同质性、再生性及生命周期长且CYP活性稳定的特点,能够为药物发现、毒性试验与疫苗研发等一系列体外研究提供理想的平台。
日批准ips细胞进行临床试验
日本厚生劳动省的审查委员会26日批准了利用诱导多功能干细胞(ips细胞)开展视网膜再生的临床研究。这将是世界上首次利用能发育成各种细胞的ips细胞进行临床研究。 虽然批准时附加了减少癌变可能性的条件,不过日本政府的审查工作实际上已结束。经过上级科学技术工作小组和厚生劳动大臣的批准后,将由理化学研究所研究员高桥政代率领研究小组,在位于神户市的尖端医疗中心医院开展临床研究。
Stem Cells:康九红等研究ips诱导多能干细胞机制获进展
近日,干细胞研究领域国际著名刊物《Stem Cells》在线发表了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康九红教授研究组关于miRNA调节p53从而调节诱导多能干细胞(ips细胞)诱导的研究成果。 通过过表达四因子Oct4、Sox2、Klf4和c-Myc重编程体细胞可获得ips细胞。ips在细胞倍增能力、分化能力等方面都与胚胎干细胞相似。这一技术给基于干细胞的再生医学和个性化治疗带来了光明的前景。
山中伸弥:安全性仍是ips细胞应用到临床的拦路虎
从发现ips到获得诺贝尔奖仅用了6年,Shinya Yamanaka(山中伸弥)却众望所归。10月8日,美国格拉德斯通心血管疾病研究所(Gladstone Institute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举行了关于Yamanaka获得诺贝尔奖的新闻发布会,Yamanaka通过网络视频接受了采访。
Cell Research:应激引起的p38活化有利于多能干细胞(ips)的诱导
干细胞具有在体外大量增殖和分化为多种细胞的潜能,可为再生医学的替代疗法提供充足的细胞来源。2006年以来,日美科学家利用病毒载体转染不同转录因子(Oct4, Sox2, Klf4, c-Myc等),成功将体细胞重编程为诱导多能干细胞(ips)。ips细胞具有和胚胎干细胞类似的功能,却绕开了胚胎干细胞研究一直面临的伦理和法律等诸多障碍,因此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Nature:ips细胞的活体生成
Manuel Serrano 及同事首次发现,体细胞被经典“Yamanaka因子”Oct4、Sox2、Klf4和c-Myc重新编程为具有多能性的过程可以在活体中实现。对从小鼠的胃、小肠、胰腺和肾脏细胞在活体中诱导生成的“诱导多能干”(ips) 细胞所做分析显示,它们比在体外生成的ips细胞更接近胚胎干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