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 Chemical biology:科研人员发现2′3′-cGAMP新的结合蛋白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蒋洪课题组在Cell Chemical biology上,在线发表了题为A Photoaffinity Labeling Strategy Identified EF1A1 as a Binding Protein of Cyclic Dinucleotide 2′3′-cGAMP的研究成果。该研究鉴定出EF1A1是2
2021-09-07
Redox biology:蛋白FoxO在皮肤衰老和疾病中的多功能作用
叉头盒O类(FoxO)家族成员是一类多功能转录因子,参与多种代谢过程,包括能量代谢、细胞凋亡、DNA修复和氧化应激等。
2021-08-28
Genome biology:揭示生命早期肠道菌群演变规律及决定因素
8月25日,中国科学院北京生命科学研究院赵方庆团队在Genome biology杂志上在线发表研究文章。该团队收集并分析了来自全球17个国家的超过1万例新生儿肠道菌群数据,揭示了全球新生儿肠道菌群的地域特征,并通过生态学模型和系统功能分析阐明了人类肠道菌群由婴幼儿向成人转变的确定性模式。在该研究中,研究人员采用机器学习算法和统计学模型,对来自1956个新生儿
2021-08-27
Redox biology:线粒体内蛋白OPA1在吸烟致线粒体功能障碍及COP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2021年8月27日讯/生物谷BIOON/---慢性肺部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和特发性肺纤维化(IPF)与几种线粒体改变有关。
2021-08-27
Redox biology:丹皮酚通过激活CK2α-Stat3通路促进糖尿病心肌病中的线粒体融合
2021年8月29日讯/生物谷BIOON/---糖尿病破坏线粒体功能,常导致糖尿病性心肌病(DCM)。
2021-08-29
Redox biology:蒿甲醚通过刺激ERK12-P90rsk-CREB信号通路对脑缺血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
缺血性中风是成人死亡和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尽管这种疾病造成了经济负担,但可用的治疗选择仍然非常有限。除了抗血栓药物和低温治疗外,目前的治疗方法未能减少神经元损伤、神经功能缺损和死亡率,这表明开发新的、更有效的治疗缺血性卒中的方法是当务之急。本研究发现,蒿甲醚作为抗疟药已在临床上应用,能改善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动物模型的神经功能缺损,缩小梗死体积和脑含水
2021-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