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 Adv | 饶毅团队解码胆汁酸信号揭示GPR39受体的保护机制与治疗前景
该研究表明,GPR39是胆汁酸的受体,特别是对3-O-磺酸化草酰胆酸,而GPR39是胰腺腺泡细胞中TLCAS的膜受体。
KI团队发现,同时使用西地那非类药物与硝酸酯类药物,与稳定性冠心病患者全因死亡风险增加39%有关
这项涉及6万多例男性稳定性冠心病患者的研究发现,除了严重低血压以外,同时服用PDE5i和硝酸酯类药物,不仅与全因死亡风险增加有关,还与多种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风险增加有关。
步行达这个速度,糖尿病风险或降低39%,且年轻16岁
步行速度与端粒长度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步行速度快的人,端粒更长。一生中走路快的人(>6.4 km/h),中年的时候,生物学年龄年轻16岁。
CAR-T细胞疗法研究进展(第39期)
CAR-T (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Cell Immunotherapy),即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疗法。该疗法是一种出现了很多年但近几年才被改良使用到临床中的新型细
Cancer Discov:新研究表明破坏SUV39H1 基因有望改善CAR-T细胞疗法的抗癌效果
CAR-T 细胞疗法是一种强大的免疫疗法,它已开始彻底改变癌症治疗。这种细胞疗法由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MSK)首创,涉及对患者的T细胞进行基因改造,使之能够识别并攻击癌细胞。然后,这些CAR-T
Adv Sci:陶永光/周乐杜/肖亮团队揭示靶向USP8促进肝癌铁死亡的新机制
该研究表明,使用小分子抑制剂靶向USP8可引起肝癌铁死亡,抑制肝癌的生长,为肿瘤新药研发提供了潜在有效的治疗靶点。
药理学报:B-AP15靶向USP14和UCHL5可能是治疗结直肠癌的一种有前途的治疗策略
结直肠癌是世界范围内癌症相关死亡和发病率的主要原因。然而,随着手术、化疗、放疗、免疫治疗等综合治疗方法的发展,结直肠癌患者的总体生存率明显提高。
USP18是肌肉细胞分化和成熟的重要调节因子
肌肉退化是行动能力下降的标志。肌肉变性的特征是萎缩、脂肪浸润、纤维化和再生受损,这些都受到多种细胞机制的共同调节,其中泛素-蛋白酶体系统发挥着重要作用。
JCO:超500万亚洲人数据首次显示,20-39岁得脂肪肝与消化系统癌症风险升高16%有关
研究团队在论文中指出,这是目前首个评估NAFLD与早发性消化系统癌症相关性的研究,而从发病机制上看,NAFLD相关的低级别慢性炎症可能参与了癌症的发生发展。
Nature子刊:同济大学毛志勇团队揭示USP15-PARP1信号轴在三阴性乳腺癌进展及治疗中的关键作用
该研究揭示了去泛素化酶USP15可通过直接去泛素化PARP1以增强其蛋白稳定性,进而导致PARP1的过量表达及BER效率的提升,最终促进肿瘤细胞存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