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坦福团队发现与AD认知障碍相关的新突触蛋白生物标志物,预测作用独立于Aβ和tau
这项研究使用6个前瞻性AD病例对照队列的3397名参与者的脑脊液样本,进行了大规模的蛋白质组学分析。
2025-04-05
Science:在怀孕期间和大量出血后,逆转录转座子激活造血干细胞,从而促进血细胞产生
研究发现,逆转录转座子和干扰素除了是避免贫血的必要条件外,还能在怀孕期间激活人类造血干细胞。
2024-10-28
Nature子刊:利用从唾液中发现的SNP标志物可能预测一个人患癌症、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神经退行性疾病的风险
将这项研究的数据与先前大型国际遗传学研究中关于慢性疾病风险的结果进行对比后,他们观察到,唾液中检测到的许多相同多态性与前列腺癌、冠心病、帕金森病和2型糖尿病等常见疾病的较高发病风险相关。
2025-06-29
Cell:人工智能揭示基因PHGDH才是阿尔茨海默病的病因,并确定一种潜在的药物化合物
这项创新研究融合了基因调控、人工智能和药物发现等多个领域的前沿技术,为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带来了新的曙光。
2025-04-30
PLoS Med:多种食品添加剂混合物与机体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显著关联
这一发现指出,某些食品添加剂混合物可能对2型糖尿病的发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而这种风险与饮食的营养质量无关。
2025-04-09
Nature Genetics:赵方庆团队开发高通量三维空间转录组新技术
MAGIC-seq提出了“拼接芯片”的概念,即通过调整网格间距和多轮编码的方式将多个捕获网格拼接在一起,突破了传统微流控方法的通道限制,实现了高分辨率与大视野的兼顾。
2024-09-13
专访圆因生物CEO:全球领先的环状RNA技术,致力于肿瘤疫苗等创新药物技术突破
圆因(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Therorna Inc.)成立于2021年4月,由国内知名专家和资深海归博士组建团队创立。
2024-10-09
Immunity :George Sen/刘烨揭示转录因子ZNF750协同LSD1/KDM1A抑制皮肤表面炎症的分子机制
我们的皮肤每天都在接受着外界各种不同促炎因素的刺激,但目前尚不清楚为什么它没有因为这种暴露而持续发炎。
2024-10-09
Cell: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罗鸿博/冯四洲团队揭示中性粒细胞在衰老死亡后发挥抗炎作用的新机制
该研究发现中性粒细胞在炎症消退过程中释放的一种新型囊泡——LAND-V,其通过 CD55 抑制补体激活,减少炎症反应和组织损伤,从而发挥抗炎作用。
2025-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