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研究人员利用金属纳米粒子研发定位成像药物载体

  据韩国科学技术院(KAIST)消息,该学校生命化学工学院研究团队利用重金属和蛋白质相互作用成功研发金属纳米粒子的合成技术,同时利用该技术研制出定位成像的药物搭载体。现有的物理化学方法合成金属纳米粒子难以在生物体内使用。普遍研究方向是通过生物技术将还原力强的蛋白质对金属纳米粒子进行生物合成。但进行生物合成的微生物对金属种类和浓度限制较多

2021-10-27

Cell Rep:新型成像技术或能揭示乳腺癌的“致命弱点”

来自Garvan医学研究所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在实验模型中调查了一种新方法,这或许有望在乳腺癌开始扩散时就有效对其阻断。研究者指出,利用实时成像技术,他们就能确定转移性乳腺癌发生的脆弱点。

2021-09-26

Blood:开发出一种能诊断胃部淋巴瘤的新型成像工具 准确率高达97%!

来自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研究中心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开发了一种新型成像技术来监测MALT淋巴瘤(一种淋巴系统发生的恶性肿瘤),这或能为患者节省许多胃镜检查;研究人员通过PET/MR以及使用针对特定细胞受体的PET示踪剂就能实现对靶向组织的高精度成像。

2021-09-29

研究人员首次将单像素复振幅全息应用于生物组织微观成像

近日,中山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光电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李朝晖、沈乐成团队提出了一种高通量单像素全息系统。该系统推翻了过去传统单像素成像在生物成像应用上的限制,不仅能实现大视场、高精度的高通量单像素全息,并且成功在生物切片微观全息上得到应用。该工作以“Imaging biological tissue with high-throughput sing

2021-09-21

PNAS:一种新型机制或能帮助科学家们利用成像技术来引导新型STING激活药物的开发

来自加利福尼亚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激活蛋白质STING(一种免疫细胞激活的调节子)的新兴药物或能显著改变负责产生用于构建DNA的核苷酸部件的代谢通路的活性;这些改变发生在癌细胞中,而且能利用[18F]FLT PET成像技术来观察,这或许就标志着科学家们能首次利用无创成像技术来追踪这些药物所产生的效应。

2021-09-20

ACS Nano:科研人员发展新型蛋白质互作成像技术

  最近,未来技术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系陈匡时教授课题组基于双分子荧光互补(Bimolecular Fluorescence Complementation,BiFC)技术,发展了一种可以在纳米尺度下研究细胞内蛋白质相互作用的新型成像技术。该技术克服了传统BiFC技术易产生假阳性信号的问题,并被用于在纳米尺度下解析宿主细胞重要蛋白质参与HIV

2021-09-09

Nat Commun:高清晰度离子束成像的生物分子亚细胞定位和药物分布

分子实体的相互作用能够驱动其在生物系统的功能。当目前对细胞功能的理解缺乏临床应用时,就需要能够在更自然的环境中更精确地分析细胞内的细胞生物分子成分的技术。

2021-08-06

Nat Commun:新型成像技术或能预测干细胞分化为心肌细胞的方式和效率

2021年7月30日 讯 /生物谷BIOON/ --人类多能干细胞(hPSC)衍生的心肌细胞能为心血管疾病患者提供一种非常有希望的再生细胞疗法,同时其还能作为加速药物开发的重要模型系统;然而研究人员必须开发具有成本效益和时间效益的平台来评估hPSC衍生的心肌细胞在生物制造过程中的质量。干细胞研究在再生疗法和防治用于抵御心血管疾病上拥有巨大的潜力,目前心血管疾

2021-07-29

EclinicalMedicine:新型计算机成像分析工具或能识别出致死性肺部疾病新亚型

2021年7月22日 讯 /生物谷BIOON/ --众所周知,特发性肺纤维化(IPF,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和特发性胸膜肺弹力纤维增生症(PPFE,pleuroparenchymal fibroelastosis)患者的预后不佳,但对这些形态学过程之间的关联的预后意义却缺乏相应的检查和分析。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Ecl

2021-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