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1唐氏综合征日|关爱“唐宝宝”,走进中国NIPT(附三巨头独家专访)
3月21日是“世界唐氏综合征日”。对于平常人来说,这一天可能只是个普通的日子,然而对于唐氏综合征患者及其家庭来说,却是个永远铭记的字符。我国大约每20分钟就有一位唐氏儿出生,每年约80~120万“唐宝宝”降生。为此,生物探索制作了专题报道,并专访了国内NIPT佼佼者华大基因、达瑞生物以及博奥,进一步提高公众对唐氏综合征的认识,让我们共同关爱“唐宝宝”。
专访空间转录组学技术的探路者---青年科学家彭广敦
编者按:空间转录组学技术是转录组学研究领域的新方向,也是研究细胞异质性方面的新方法。该技术通过整合与优化单细胞测序和激光显微切割技术, 获得少量细胞转录组信息的同时可以保留细胞原有位置信息。为此, 生物谷专访了该技术的主要开发者-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化细胞所彭广敦副研究员
生物谷专访—陈炜教授
编者按:物联网技术能够帮助医院实现对人、物、设备的智能化管理工作,能将医疗过程中的各方以数字的方式连接起来。智慧医疗是物联网在医疗健康行业应用的结果,它整合了ICT技术、物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实现患者
用更加科学有效的改革措施提升百姓健康获得感——专访国务院医改办主任、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王贺胜
如何提高医改中事关人民群众和医务人员获得感?记者近日专访了国务院医改办主任、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王贺胜。大病医疗保障体系将如何减少城乡居民灾难性支出?医改在降低虚高药价方面将从哪些方面进一步突破?公立
生物谷专访—陈肖鸣教授
物联网技术能够帮助医院实现对人、物、设备的智能化管理工作,能将医疗过程中的各方以数字的方式连接起来。智慧医疗是物联网在医疗健康行业应用的结果,它整合了ICT技术、物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实现患者与医务人
药明康德副总裁冀群升专访:肿瘤免疫药物研发和转化
美国市场研究公司MarketsAndMarkets 9月发布的全球癌症免疫疗法市场分析报告指出,2021年,该市场的规模将从2016年的619亿美元,增长至1193.9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4.0% 。如此大的“蛋糕”使得各大公司使出浑身解数,希望分得一杯羹。然而就目前国内的肿瘤免疫治疗药物研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生物谷专访——上海之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邵俊斌博士
编者按:近年来,各种新技术、新方法的兴起和融合,促进了体外诊断(IVD)仪器、试剂的开发应用和更新换代。国家科技基金的支持、上市公司及社会资本的投入、国内基层医疗的改革,使得体外诊断行业的"蛋糕"快速做大
生物谷专访——雅培殷鹏博士
编者按:近年来,各种新技术、新方法的兴起和融合,促进了体外诊断(IVD)仪器、试剂的开发应用和更新换代。国家科技基金的支持、上市公司及社会资本的投入、国内基层医疗的改革,使得体外诊断行业的"蛋糕"快速做大
生物谷专访—江苏大学医学院院长许文荣教授
编者按:近年来,外泌体(exosome)有望在多种疾病的早期诊断中发挥重要作用,使得exosome得到广泛的关注,市场也在快速扩展。外泌体由细胞分泌的直径约30-120nm的小囊泡,广泛存在、分布于各种体液中,它携带大量特
生物谷专访—同济大学生命科学院康九红教授
编者按:目前人疾病特异性模型研究的最新态势之一是利用病患自身的病变细胞,通过重编程,构建特异性的疾病iPSCs类器官模型,它具有三维立体结构,相比二维细胞,可以更好地反映真实的疾病状况,缩短药物研发时间和促进疾病机理研究,同时避免动物试验带来的伦理问题。而且由于使用病患自身的细胞,病理研究和药物筛选更加具有针对性,契合个体化治疗的概念,基础研究、药厂、医生和患者都将从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