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Sci Transl Med:IL-17细胞因子在LAD-相关性牙骨质流失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据一项新的研究提示,因为牙龈疾病而导致的慢性炎症和骨质流失可通过针对细胞因子IL-17的抗体的治疗而被逆转。患有一种叫做白细胞粘附缺陷I型(LAD-I)的罕见疾病的患者会遭受频繁且反复的感染,其中包括那些早在婴儿期就开始的感染,尤其是牙周炎(或牙龈疾病)。

2014-03-28

JCI:IL-6R/STAT3/miR-34a反馈回路促进肠癌细胞转移

近日,Ludwig Maximilian大学研究人员已经发现慢性炎症和癌变之间的一种新反馈机制。恶性肿瘤对生存的主要威胁,主要是因为癌细胞的转移,可以移动到其他组织形成二次肿瘤。这个过程需要原发肿瘤内细胞的性质发生根本转变,必须转换成积极的能动性细胞,迁移到周围组织和血管,并最终“定居”在远端组织。

2014-03-22

J Exp Med:阻断白介素-21降低中风诱发的脑损伤

近日,自威斯康星大学医学院和公共卫生科学家的一项新动物研究表明,使用化合物阻止身体的免疫反应,可能会大大降低中风诱发的残疾。

2014-03-16

21世纪是生物制剂的时代

生物制剂治疗是医学界的重大突破,21世纪的治疗是生物制剂的时代

2014-03-04

Infect Immun:利用抗体中和IL-17保护眼睛不被铜绿假单胞菌感染

2012年10月26日 讯 /生物谷BIOON/ --隐形眼镜,特别是长戴型隐形眼镜,使得眼镜佩戴者容易眼镜被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感染。这些感染能够导致严重性损伤,包括失明。在模式小鼠中,利用针对炎性免疫化合物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17, IL-17)的抗体治疗眼睛降低眼睛损伤和细菌数量。

2012-11-18

Nat Med:免疫分子IL-17可促进肿瘤对抗血管生成疗法产生抗性

2013年8月6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 Medicine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中,来自加州大学的科学家通过研究首次揭示了,参与炎症反应的一种信号蛋白同样可以促进肿瘤对抗生成血管疗法产生抗性。

2013-08-06

3月21日 Nature杂志生物学精选

封面故事:不用戴眼镜就能看到3D效果的显示器 不用戴眼镜观看的3D显示器,有可能使数据可视化、医学培训和娱乐等领域发生革命性变化,尤其是如果当它们能用到移动设备上的话。全息摄影术能提供理想的3D观看效果,但对很多应用来说太慢或太昂贵。“多视角”方式是一种可选方案,它利用各种几何光学手段来生成3D图像,后者可同时从很多不同方向观看。

2013-03-25

NDS Surgical Imaging凭借新款21寸EndoVue SE手术显示器促进新兴市场的医疗保健

加州圣何塞--(美国商业资讯)--NDSSurgicalImaging(NDSsi)开发了一种新款手术显示器,旨在向价格敏感的新兴市场推介最新的显像技术。21寸EndoVueSE提供先进的功能,包括LED背光技术,在一个价格合理的解决方案中实现手术显示器的高清(HD)画质。21寸EndoVue?SE目前已发售,它具有医疗级的可靠性,专门为任何类型的手术室中的多种应用而设计。

2013-10-21

MCB:中科院健康所研究人员揭示IL-17信号通路调控新机制

白介素-17(IL-17)是一个重要的促炎症细胞因子,由辅助性T细胞(Th17)及先天性免疫细胞等分泌,在多种炎性反应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病理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IL-17受体(IL-17R)通过信号转导复合体IL-17R-Act1-TRAF6激活下游NF-kB、JNK等信号通路。然而,该信号通路的调控机制还有待深入阐明。

2012-11-18

JBC:刘占举等发现IL-23致炎症性肠道疾病机制

近日,美国生物化学权威杂志《生物化学期刊》(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 在线发表了来自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员医院的研究人员的研究成果。研究人员在新研究中深入解析了炎性肠病的“首恶分子”——白介素-23(IL-23)引发细胞“内乱”的分子机制。

2012-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