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博文团队开发肿瘤定制LNP,递送IL-12 circRNA,增强肺癌免疫治疗
这项研究不仅开创了一种新的基于circRNA的肺癌免疫疗法还引入了一种针对特定癌症类型的LNP定制方法,为个性化癌症纳米医学的发展铺平了道路。
Nat Med:初步临床试验表明鞘内注射靶向EGFR和IL13Rα2的双靶点CAR-T细胞有望治疗复发性胶质母细胞瘤
CAR-T细胞疗法已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批准用于抗击白血病等多种血癌,但科学家们一直在努力改造诸如T细胞之类的免疫细胞,使其能成功地寻找并杀死实体瘤。
Cell Discovery | 新突破:改良Cas13d实现高效的胞浆RNA靶向治疗
研究中开发的核质转运Cas13d能有效将CRISPR RNA(crRNA)从核内转移到细胞质,实现了在细胞质内靶向降解RNA。
Proc Natl Acad Sci U S A揭示CD4+ T细胞IL- 6/gp130信号通路驱动肺动脉高压发病机制
本研究结果表明,CD4+ T细胞中的gp130/IL- 6信号在PH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并提示IL- 6阻断联合现有治疗可能对PAH患者有效。
何川、洪梅、锁志刚等13位华人学者当选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
美国艺术与科学院每年都要选取当代最优秀的人才和最具有影响力的领袖成为该院的院士,目前共有约4000位院士及外籍院士,包括超过250位诺贝尔奖得主。
衰老样巨噬细胞通过分泌IL-10介导雄性小鼠终板硬化血管生成
研究者提出,血管生成、破骨细胞活性与成骨细胞活性三者之间的协同作用共同引发了终板硬化。一旦血管生成受阻,破骨与成骨活动亦随之受限。
BioNTech团队发现,IL-2的mRNA可以让隐身的癌细胞显形
研究者们使用LPP纳米递送平台封装了IL-2 mRNA(且融合了人血清白蛋白),将mRNA精准递送到肝细胞再翻译为IL-2蛋白,显著延长了IL-2半衰期,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PNAS:细胞内C3通过与FRK 相互作用保护β细胞免受IL-1B驱动的损伤和死亡
我们目前已知,一种名为IL-1B的蛋白会导致炎症和β细胞受损。这项新的研究表明,细胞内的C3能保护β细胞免受IL-1B的损害。
BioNTech创始人发表Cancer Cell论文:表达IL-2的mRNA疗法恢复癌症中T细胞新抗原免疫
研究表明,当IL-2与肿瘤靶向的单克隆抗体(mAb)联合使用时,MHC-I缺陷型肿瘤对IL-2治疗有反应,并且mAb/IL-2治疗克服了MHC-I缺陷型肿瘤的治疗耐药性。
NATURE IMMUNOLOGY:IL-23可稳定肿瘤微环境中的效应 Treg 细胞程序
研究人员系统地研究了小鼠和人类TMEs中IL-23的细胞来源和感应器,旨在了解IL-23原癌基因功能的机制,为癌症中靶向 IL-23/IL-23R 轴可能是激发抗肿瘤免疫的假设提供支撑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