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北大人民医院黎晓新教授当选国际眼科科学院院士

2012年2月26日,国际眼科科学院主席保罗.理查德博士致函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黎晓新教授,正式通知她当选为国际眼科科学院院士。来信说:我非常荣幸地通知您已经当选为国际眼科科学院院士,祝贺您成为这个由33个国家的眼科界领导者组成的学术组织成员。

2012-11-19

杜克大学原副教授撤销第六篇论文

美国《PLoS综合》期刊近日发表声明,撤销杜克大学原副教授Anil Potti等2008年发表在该期刊的一篇论文。 作者在撤销声明中表示,该论文中“化疗敏感性预测”方法基于其一篇发表在《自然—医学》论文中的方法。而《自然—医学》论文由于“数据”问题已被撤销(科学网相关报道),因此决定撤销《PLoS综合》这篇论文。 据悉,这是Anil Potti自去年11月以来,撤销的第六篇论文。

2015-03-26

饶毅受聘华中科大兼职教授

近日,国际著名神经生物学家、知名学者、北京大学生命学院饶毅教授受聘华中科技大学兼职教授及生命学院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 华中科大副校长邵新宇代表学校向饶毅颁发华中科技大学聘书,并对他受聘华中科技大学兼职教授及生命学院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表示热烈欢迎。生命学院院长王擎向饶毅颁发生命学院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聘书。仪式由生命学院党总支书记耿建萍主持。 饶毅表示非常高兴能受聘为华中科技大学教授。

2015-03-26

浙江大学教授研制出“隐身衣” 可使生物隐形

改变材料对电磁波的折射率,就能够将物体隐藏起来。中国科学家运用这一原理,研制出了能够在可见光波段将生物隐形的隐身器件。 “我们在可见光中实验实现了物体的隐身,而且无需使用精密设计的纳米电磁材料。”浙江大学国际电磁科学院陈红胜教授团队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等国际团队合作,使用玻璃,制造出了能够在水中隐形的六边形柱状隐身器件和能够在空气中隐形的多边形隐身器件,并用两种隐身器件使金鱼和猫成功隐形。

2013-11-01

不懈追求新的人生境界和智慧——记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葛均波教授

“叮……”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吵醒了熟睡中的葛均波医生,“葛医生,有个急性心梗病人需要您手术。”“好,我马上来。”凌晨4点,葛均波赶到医院为病人手术,随后开始了一天的忙碌工作。 (葛均波院士) 已经数不清多少次接到这样的电话,这个华东地区第一条24小时急性心肌梗死抢救“绿色通道”,10多年来已经抢救了约2000例患者。

2012-02-02

黄维教授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12月9日下午,中国科学院2011年院士增选结果发布,我校副校长黄维教授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现任南京邮电大学副校长、有机电子与信息显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主任的黄维教授,是国际上最早从事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研究、并长期活跃在有机光电子学领域前沿的国际知名学者之一,被认为是我国有机光电子学领域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 现年48岁的黄维教授,祖籍河北,在内蒙古呼和浩特读书成长。

2012-11-19

复旦大学金亚秋教授、葛均波教授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2011年中科院院士增选结果9日揭晓,51名科学家新当选为中科院院士。我校信息学院金亚秋教授、附属中山医院葛均波教授分别当选信息技术科学部、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院士。

2012-11-19

西北工业大学魏炳波教授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2011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结果日前公布,西北工业大学魏炳波教授入列新当选院士榜单,成为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院士。西北工业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人数也增至18人(含双聘)。 魏炳波主要从事金属材料凝固科学与技术研究。他1964年4月出生于山东省惠民县。1989年在西北工业大学材料系获铸造专业博士学位,1991—1992年在德国宇航院和Max-Planck金属研究所作洪堡学者。

2012-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