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研究发现血小板一种新型功能
2013年9月2日讯 /生物谷BIOON/--近日,俄克拉荷马州医学研究基金会科学家Lijun Xia医学博士发现:血小板存在一种新型的功能。这一发现可能导致新的治疗方法,以减少创伤和严重感染出血。研究论文发表在最新一期Nature杂志上。 免疫系统保持身体健康的方法之一是通过免疫监视。
JEM: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的机制被明确
健康骨髓中包含有许多种细胞类型,其中就有负责产生血小板的巨核细胞。Bcl-xL蛋白对于巨核细胞的存活非常重要,在肿瘤患者化疗化后,由于促凋亡蛋白Bax和Bak被活化,骨髓中多种细胞种类会被杀死包括巨核细胞。因化疗对血小板和巨核细胞的毒性缘故,患者体内血小板数量减少。
Cancer cell:血小板可促进癌症转移
近期,新肿瘤病灶机制的研究发现或将帮助研究人员开发出防止癌症扩散的新药物。相关论文于11月14日发表在国际顶级生物学期刊《细胞》(Cell)旗下的《癌细胞》(Cancer cell)杂志上。 领导这一研究的是著名学者Richard O. Hynes,现任麻省理工学院Daniel K. Ludwig教授。其三十年来主要致力于细胞粘附及其对细胞行为调控的分子机制研究。
Nature medicine:美科学家发现肝脏调控血小板合成新机制
2015年1月21日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国际生物学顶尖期刊nature medicine刊登了来自哈佛医学院Karin M Hoffmeister研究小组的一项最新研究成果,他们通过研究证明循环系统中的血小板会发生去唾液酸化,从而被AMR识别并清除,同时,这一清除机制会驱动肝脏细胞中JAK2-STAT3信号通路激活,促进血小板生成素(TPO)的合成,进而调控血小板生成。
Nat Commun:血小板利用孔状结构相互沟通
2013年10月9日讯 /生物谷BIOON/--近日,Reading大学在了解血块形成过程中获得了关键性突破,该研究由英国心脏基金会(BHF)资助,新研究结果可能会导致开发出新的药物治疗世界上最大的杀手疾病之一。 心血管疾病,其中包括心脏病发作、中风和心脏衰竭,仅在英国,每年约20万人死亡。心血管疾病主要由血管中血块阻塞所带来的。
血小板活化是连接社区获得性肺炎(CAP)与心肌梗死(MI)的关键
一项最新研究高度支持血小板活化是连接社区获得性肺炎(CAP)和心肌梗死的关键,同时对阿司匹林单独用药是降低心肌梗死风险的有效措施提出了质疑。
Chem & Biol:关键血小板蛋白的发现为开发抑制中风及心脏病发作的药物提供希望
2013年9月1日 讯 /生物谷BIOON/ --血小板可以促进血液凝集,其也是众多心血管疾病包括心脏病发作及中风等疾病的核心所在。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Chemistry & Biology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北卡罗来纳大学等处的研究者通过研究发现了一种关键的血小板蛋白,其为开发新型抑制血栓形成或者危险性的血凝的药物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帮助...
Stroke:抗血小板药物和降压药物能降低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的卒中风险
最新的证据提示现有最好的药物治疗可能足以预防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卒中的发生。如果真是这样的,那么确定治疗所降低的风险就显得至关重要。为此,英国圣乔治大学卒中与痴呆研究中心的Alice King博士等人进行了一项研究,研究结果在线发表在2012年11月27日的Stroke杂志上。结果发现:抗血小板治疗和血压控制是降低无症状颈动脉狭窄患者短期卒中和心血管风险的最重要因素。
PNAS:研究者揭示小鼠模型血小板减少综合症的致病机制
近日,国际著名杂志PNAS在线刊登了中国疾控中心和中国医学科学院研究人员的最新研究成果“Pathogenesis of emerging 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 virus in C57/BL6 mouse model”,文章中,研究者揭示了血小板减少综合症病毒在小鼠模型中引起严重发热的发病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