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Nat Commun:科学家揭秘水豚肠道微生物降解植物多糖的酶机制

草食动物消化道内的共生微生物群是解聚木质纤维素酶的主要来源。水豚是现存最大的啮齿动物,通常生活于潘塔纳尔湿地和亚马逊盆地,由于其饮食以禾草和水生植物为基础,也被称为“草之王”。它们可以通过微生物共生机制有效地解聚和利用木质纤维素生物量。近日,发表在Nat Commun上的一篇题为“Gut microbiome of the largest living ro

2022-03-23

JNCI:新型药物组合策略或有望增强肝癌患者机体的抗肿瘤免疫反应

来自哈佛医学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开发了一种治疗肝细胞癌的新型疗法策略,其或能在使用多激酶抑制剂药物之前,首先利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来处理肿瘤,从而有望帮助治疗患这种致命性疾病的患者;研究者指出,这种新型顺序方法(sequencing approach)或能增强双重药物疗法的治疗效率,并有可能降低长期使用药物的程度,从而减少患者毒性药物的暴露。

2022-03-27

Cell Death & Differentiation: OTUB1是一种新的MYC蛋白降解的去泛素化酶

泛素化在调节蛋白质降解方面起着支持作用,蛋白质降解涉及许多生理和病理过程。OTUB1属于卵巢肿瘤结构域蛋白水解酶(OTU)亚家族的脱泛素酶,它可以阻断泛素化导致蛋白质稳定。

2022-03-22

Nature Chemical Biology:科学家开发出防止细胞内错误的蛋白降解新技术

  细胞中的蛋白酶体通过识别泛素标签来降解丧失功能的蛋白,以维持细胞稳态。错误的泛素标记会导致功能完整的蛋白被降解,从而诱发相关疾病,例如部分癌症和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生归咎于这种原因。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研究团队开发出清除蛋白错误泛素化标记的新技术,相关成果在《Nature Chemical Biology》发表,论文的标题为:Deu

2022-03-16

赛诺菲雌激素受体降解剂amcenestrant治疗ER+/HER2-乳腺癌2期研究失败!

amcenestrant是一种优化的口服SERD,可与乳腺癌细胞中的雌激素受体(ER)结合,抑制其正常功能并触发降解,从而使其不再被肿瘤细胞利用促进生长。

2022-03-16

《自然·癌症》:放疗会诱发中性粒细胞组织修复相关反应,促进癌症转移

目前,放疗是肿瘤患者最常规且有效的治疗方式之一,约60%癌症患者会接受放疗。随着放疗技术设备及影像技术的更迭,放疗的有效性及可靠性越来越高。尽管如此,放疗过程中对于健康组织的误伤仍然不可避免。组织损伤首先带来炎症反应,但后期就需要启动组织修复。组织修复(再生)需要抑制炎症免疫反应,这跟肿瘤免疫抑制的微环境相似。然而,放射损伤-修复微环境与肿瘤转移之间的关系仍

2022-03-20

C型尼曼-匹克病(NPC)新药:首创热休克反应诱导剂Miplyffa(arimoclomol)撤回欧盟上市申请!

目前,仅有一种NPC治疗药物miglustat(麦格司他),已在中国上市。

2022-03-25

SCIENCE ROBOTICS:科学家使用可降解生物凝胶打印软体制动器

  软体机器人在与生物交互方面更加共融。传统的软体机器人材料往往不可生物降解和再生,而且模具铸造等传统制造方法不适合复制或模仿生物结构的复杂性。近期,奥地利约翰开普勒大学研究团队运用熔融沉积成型技术将完全可生物降解的明胶基水凝胶(生物凝胶)打印成空间结构稳定、复杂的物体。该研究成果发表在《SCIENCE ROBOTICS》,题目为“3D

2022-03-08

《细胞》子刊:复旦团队发现,肠菌代谢物TMAO能够加强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对免疫治疗的反应

  红肉中所富含的左旋肉碱,经肠道内某些菌群消化后会产生三甲胺-N-氧化物(TMAO)[3]。而这TMAO,能够抑制血液中胆固醇的降解,使得胆固醇只能沉积在动脉血管壁,导致血管壁加厚、硬化。血液中过高水平的TMAO在动脉粥样硬化等CVD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3,4]。但这回,谁承想,阻止咱们吃红烧肉、捣鼓心血管的TMAO,居然会在免疫治疗

2022-03-24

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研究揭示昆虫病原真菌协同作用诱导玉米防御反应机制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粮食作物害虫监测与控制创新团队揭示了球孢白僵菌和棘孢木霉菌协同作用通过激发抗氧化剂和植物激素信号增强了植食性害虫取食诱导的玉米防御机制。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植物科学前沿( 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 )》上。亚洲玉米螟一直是威胁玉米稳产、高产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我国对玉米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需求的日益

2022-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