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Nature:新研究揭示EBV病毒诱导人体染色体断裂进而导致癌症产生机制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研究人员首次描述了病毒EBV如何利用基因组的弱点来导致癌症,同时降低人体抑制它的能力。

2023-04-25

Nature:科学家揭示EBV感染与多发性硬化症关联机制

  多发性硬化症(MS)是最常见的一种中枢神经脱髓鞘疾病,好发于视神经、脊髓和脑干,多发病于青、中年,女性较男性多见。MS患者脑脊液(CSF)中的B淋巴细胞参与炎症反应并分泌寡克隆免疫球蛋白。既往研究发现EBV病毒(爱泼斯坦-巴尔二氏病毒)在流行病学研究中与MS显着相关,但其具体作用机理尚不清楚。近期,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的研究团队通过对

2022-03-18

Science:新研究揭示EBV感染可能是导致多发性硬化症的主要原因

多发性硬化症(MS)是一种影响全球280万人的渐进性疾病,目前尚无明确的治疗方法。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哈佛大学陈曾熙公共卫生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多发性硬化症可能是由感染爱泼斯坦-巴尔病毒(EBV, 也称为EB病毒)引起的。

2022-01-18

Science子刊:临床前动物实验表明源自Vδ2-T细胞的外泌体可高效控制EBV相关肿瘤,诱导T细胞抗肿瘤免疫反应

2020年10月19日讯/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中国香港大学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研究人员报道源自Vδ2-T细胞的外泌体(下称Vδ2-T-Exos)可以有效控制爱泼斯坦-巴尔病毒(EBV)相关肿瘤,并诱导T细胞抗肿瘤免疫反应。针对Vδ2-T-Exos的这些突破性新发现为开发针对EBV相关肿瘤的新疗法提供了新见解。相关研究结果近期发表在S

2020-10-19

Nat Genet:揭示EBV通过重编程宿主表观遗传景观促进胃癌新机制

2020年8月3日讯/生物谷BIOON/---胃癌是全球第三大癌症死亡原因。作为最常见的人类病毒之一,爱泼斯坦-巴尔病毒(Epstein-Barr virus, 也称为EB病毒, EBV)与大约8~10%的胃癌有关。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日本千叶大学、新加坡科技研究局和杜克-新加坡国立大学的研究人员揭示了EBV相关胃癌的新模式,即EBV病毒基因组直接改变宿主

2020-08-03

Plos Pathogen:免疫系统如何抵抗EBV感染?

2019年6月3日 讯 /生物谷BIOON/ --根据5月30日发表在《PLOS Pathogens》杂志上的一项研究,CD8 + T细胞上的PD-1分子在控制Epstein-Barr病毒感染方面起着关键作用。该研究的结果表明,在未来的疫苗接种和免疫治疗研究中监测PD-1信号可能会预测患者的预后效果。Epstein-Barr病毒是世界上最普遍存在的人类病原体之一,持续感染超过90%的成年人群。它驱

2019-06-03

Cell Rep:影响EBV胞内复制过程的关键基因

2018年3月22日 讯 /生物谷BIOON/ --最近,来自VCU的研究者们鉴定出了两个与EBV(Epstein-Barr virus)复制有关的基因,该病毒的侵染会导致多种不同类型癌症的发生。这项发现有助于病毒相关疾病(包括胃癌以及淋巴瘤等)的新型疗法的开发。EBV是一类最常见的人类病毒,几乎95%的成年人都携带EBV。根据美国健康组织的报告,每年因EBV感染会导致将近200000例癌症的发生

2018-03-22

Nat Commun:揭示EBV病毒导致癌症产生机制

在罕见的情形下,EBV病毒会导致癌症产生,特别是淋巴瘤、胃癌和鼻咽癌。在一项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员首次证实这种病毒本身的一种蛋白组分促进癌症产生。

2017-02-17

两篇研究揭示EBV病毒抑制人B细胞发出的免疫警报信号机制

爱泼斯坦-巴尔病毒(EBV)阻止被感染的细胞遭受免疫系统攻击。这种病毒促进被称作微核糖核酸(microRNA, miRNA)的小分子产生,而这些小分子抑制被感染的细胞发出的警报信号。来自德国亥姆霍兹慕尼黑中心的研究人员阐明了这一之前未知的机制。

2016-10-10

螺内酯有望治疗心衰的同时治疗EBV感染

1996年医学微生物学相关报道指出,世界上已知的疱疹病毒超过100种,其中8种对人类影响重大。 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是导致民众嘴唇疱疹的主要原因。HSV-2引起生殖器部位出现并形成水泡或溃疡。HSV-3或带状疱疹病毒可能导致民众患水痘和带状疱疹。

2016-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