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单细胞DNA测序揭示微生物“暗物质”
据《自然》杂志网站北京时间7月15日报道,天文学家们认为,宇宙总物质量的23%由弥漫于其间且肉眼看不见的“暗物质”组成;现在,美国科学家进行了微生物“暗物质”研究,他们用单细胞DNA测序技术对多种微生物的基因组进行测序后发现,微生物远比我们所知道的要丰富多样,研究同时揭示了不同物种间令人惊奇的关联。
Nature:一种调节血压新机制 新DNA测序方法显威力
分析数个患罕见高血压的病人的所有基因,耶鲁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了调节所有人血压的一种新机制。 由耶鲁大学科学家带领的国际研究小组所发现的研究结果,发表在一月二十二日的在线Nature杂志上,它可以帮助解释患高血压的十亿人出了什么故障。这项研究还证明了新DNA测序方法在寻找先前未知致病基因方面的威力。
用DNA链造出纳米机器人 可注入活动物体内
以色列巴伊兰大学研究人员成功地用DNA链造出了一种纳米机器人,它们能在活动物体内按照编制的程序执行逻辑操作,就像一种纳米机器人计算机。物理学家组织网近日报道了这一研究成果。研究人员把这些“机器人”注射到蟑螂体内,观察它们是怎样瞄准一个细胞来“工作”的。相关论文发表在最近出版的《自然·纳米技术》上。
国产DNA测序仪问世
BioInsight首席咨询师Yog: 在 《2010年中国生物医药代理体系和销售终端调研报告(高端医疗器械)》 中,有这样的观点可以参考“未来3年,国外产品在中国大陆地区的销售增长周期再冲新高可能性已经不大,国内技术次代差距如果能缩小到2代以内,再加上服务和培训水平也再迅速提高,国内产品市场占有率在未来3年将有可能提高到50%“。
以用DNA链造出纳米机器人 可注入活动物体内
以色列巴伊兰大学研究人员成功地用DNA链造出了一种纳米机器人,它们能在活动物体内按照编制的程序执行逻辑操作,就像一种纳米机器人计算机。
ENVIRON SCI TECHNOL:纳米粒可能增加植物DNA损伤
最近一项研究报道,工程纳米粒能在植物体内累积,并损伤植物DNA,这是第一个证明纳米粒损伤植物DNA的证据。该研究指出,在实验室条件下,氧化铜纳米粒有进入植物根细胞的能力,产生许多诱导的DNA碱基损害。 在人类粮食作物萝卜、2种常见牧草及一年生与多年生黑麦草上,研究人员测试分析了1-100nm大小的人造超细粒子。
:基于染色质免疫沉淀和高通量测序的鉴定DNA易损位点的手段
2012年12月17日,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杜立林实验室在《Genome Research》杂志在线发表题为“Mapping genomic hotspots of DNA damage by a single-strand-DNA-compatible and strand-specific ChIP-seq method”的文章。
BIOMATERIALS:纳米球提高化疗药物蛋白酶体抑制剂疗效
近日,生物材料学领域权威杂志《Biomaterials》在线发表了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胡荣贵研究组的最新研究成果。该论文报道了通过使用空心二氧化硅纳米球 (hollow mesoporous silica nanospheres,HMSNs) 负载蛋白酶体抑制剂类化疗药物硼替佐米(bortezomib, BTZ, 商品名 Velcade)改善药物剂型...
Nat Biotechnol:新型DNA测序技术或将加速个体化疗法的开发
2013年11月5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 Biotechnology上的一篇研究文章中,来自路德维格癌症研究所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开发了一种新型DNA测序技术,可以确定个体特殊的遗传序列来自于父亲还是母亲,这项研究将加速研究者对与基因相关的疾病的研究,并且也将改善个体器官移植的配对成功率。
Science:单细胞测序显示:同一个人的不同神经元DNA序列不一样
2013年11月3日 讯 /生物谷BIOON/ --之前大家一直认为一个人体内的每个细胞都有相同的遗传信息,基因组的特殊表达模式使得不同细胞的功能各异。然而最近发表在Science杂志上的文章推翻了该观点。 确定一个人的不同神经元的基因组只能采用单细胞基因组测序的方法。索尔克研究所的科学家采用单细胞基因组测序的方法发现同一个人中不同的神经元基因组存在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