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Science:揭示黏连蛋白推动DNA环挤压机制

当涉及到将信息打包到较小的空间时,我们的细胞表现出了工程学的奇迹。每次细胞分裂时,它将大约2长的DNA打包成46个小包裹,每个小包裹的长度只有百万分之一米。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德国欧洲分子生物学实验

2022-06-04

Mol Cell:识别出癌症中的DNA修复基因或有望帮助改善癌症疗法

来自伯明翰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了癌细胞修复自身DNA损伤的一种新方式。

2022-05-30

Nature:张霆/尹超然等通过触发Z-DNA形成,激活免疫系统杀伤冷肿瘤

该研究确定了一种小分子候选药物 CBL0137,可以触发细胞中左旋 Z-DNA 的形成,重新点燃对免疫检查点阻断(ICB)具有抗性的冷肿瘤的免疫反应,激活癌症相关成纤维细胞的坏死性凋亡。

2022-06-01

科学家首次将AI元学习引入神经科学 有望提升脑成像精准医疗

元学习是一种让机器学会更好地学习的方法,目的是让机器面对全新的任务时能更好地利用在先前的任务中获取的“知识”。

2022-05-23

揭示IscB-ωRNA在RNA引导下切割DNA机制

CRISPR-Cas9系统利用向导RNA(gRNA)识别靶DNA序列。当发现匹配的DNA序列时,Cas9蛋白会在正确的位置切割靶DNA,然后就有可能在DNA水平上进行外科手术来修复遗传疾病。

2022-05-30

Molecular Psychiatry: 星形胶质细胞活体成像研究中获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研究人员基于新型基因编码生物磁共振成像技术,建立了在体无创全脑检测星形胶质细胞的新技术。

2022-05-14

Nature Computational Science:我国科学家提出DNA信息存储阴阳双编码新方法

DNA存储是由DNA高通量合成与测序技术催生的信息与生物相融合的新领域,通过DNA分子的碱基序列直接编码数字信息,由高通量合成技术合成序列进行信息写入,并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实现信息的读取

2022-05-23

Small:基于梯度声压爆破实现双靶点同步超声分子成像

 超声分子成像(Ultrasound Molecular Imaging)是利用靶向微泡与血管内皮细胞表面过表达的分子标志物特异性结合以实现其超声成像检测的新技术,在疾病早期诊断与疗效评价方面具有较大

2022-05-15

《科学》:癌细胞“自毁”DNA求生

该研究发现并证实了肿瘤细胞在受到放疗后的一种独特的自救模式。

2022-05-07

科学家发现,半小时中等强度的间歇性有氧运动,可修复细胞DNA损伤,抑制肠癌细胞活性

中等强度的间歇性有氧运动,会刺激人体分泌IL-6,而IL-6能够促进细胞内DNA损伤修复,增强细胞基因组稳定性,从而抑制肠癌细胞增殖活力,发挥预防结直肠癌的作用。

2022-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