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 Rep:RNA酶新功能——去除DNA-RNA杂环结构
2019年1月6日 讯 /生物谷BIOON/ --由分子生物学研究所的Brian Luke和Helle Ulrich教授领导的两个研究小组已经破译了如何协调两种酶RNase H2和RNase H1从染色体上去除RNA-DNA杂合结构。RNA-DNA杂合体对于促进正常的细胞活动(如基因调控和DNA修复)很重要,但过多也有DNA受损的风险,并可能导致神经退行性疾病和癌症。 Brian和Helle在今天
研究发现DNA去甲基化酶ROS1负调控基因印记和种子休眠新机制
国际学术期刊《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卓越创新中心/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上海植物逆境生物学研究中心黄朝锋研究组和朱健康研究组合作完成的题为DNA demethylase ROS1 negatively regulates the imprinting of DOGL4 and seed dormancy in Arabidopsis tha
首次从结构上揭示酶DNMT3A介导的DNA从头甲基化
2018年2月9日/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的研究人员解析出一种在DNA甲基化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的酶的晶体结构。相关研究结果于2018年2月7日在线发表在Natur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Structural basis for DNMT3A-mediated de novo DNA methylation”。图片来自Song lab, UC Riversi
Science:从结构上揭示CRISPR/Cas系统的Cas1-Cas2整合酶发现靶DNA机制
蛋白IHF(蓝色)在CRISPR短回文重复序列的上游产生一种个急转弯,从而允许Cas1-Cas2(绿色和黄色)识别和结合插入位点。图片来自Addison Wright, UC Berkeley。2017年7月21日/生物谷BIOON/---CRISPR/Cas系统是在很多细菌中发现的一种免疫系统。在细菌中,这种系统依赖Cas1-Cas2整合酶捕获和整合短的外源DNA片段到它们的基因组中的CRISP
Nat Biotechnol:利用DNA重组酶编程人细胞,执行逻辑运算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波士顿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新的方法来改造哺乳动物细胞,从而允许对它们进行编程,让它们以期望的方式发挥功能。
PNAS:华中科大发现自然界首个不需要引物的 DNA 聚合酶
2017 年 3 月 7 日,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在线发表了华中科技大学生命学院朱斌课题组与哈佛大学和日本地球海洋科技局合作完成的最新成果:Deep-sea vent phage DNA polymerase specifically initiates DNA synthes
单链DNA介导的人工限制性内切酶PfAgo或可用于捕获基因簇
限制性内切酶是一识别DNA序列并在识别序列或识别序列附近进行切割的细菌蛋白。大多数限制性内切酶如II型限制酶,只能识别较短的DNA序列(如4-8bp),这大大限制了这种酶在DNA重组技术中的应用。为了克解决以上难题,
PNAS:揭示DNA修复酶APE2结构域Zf-GRF的功能
一项新的研究揭示出一种保守性的酶组分Zf-GRF结构域的功能。它是DNA修复过程期间操纵DNA所必需的一种关键性的分子组分。
Nature子刊:科学家解析酶分子引起癌细胞DNA突变的结构机制 有助开发靶向治疗
最近,来自明尼苏达大学的研究人员报道了DNA与人类APOBEC3A和APOBEC3B这两种酶形成的分子复合体的高分辨率图像。
Cell:科学家发现DNA修复的关键酶
日前,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Cell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和德国海德堡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了一种DNA修复过程中的必要组分,该研究或为后期开发新型抗癌药物提供一定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