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Science:揭示细胞耐受DNA损伤和基因组不稳定性背后的分子机制

来自范德堡大学医学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揭示了细胞对DNA损伤和基因组不稳定耐受背后的分子机制,相关研究结论或能重新引导科学家们以DNA复制为靶点来开发治疗人类癌症等多种疾病的新型疗法。

2023-05-26

空中论坛|用实际案例分析,不同抗体开发平台的差异性对比

单克隆抗体药物发展迅猛,2022年国家药监局批准6款单抗药物上市,主要用于治疗癌症和自身免疫学疾病。截止到2022年底,美国已批准111款抗体药物上市。预计到2030年全球抗体药物市场将达到3817亿

2023-06-01

SMA特效药诺西那生钠在儿童中的不良事件分析

虽然SMA目前尚不能治愈,但诺西那生纳目前是治疗SMA的首选并且有效药物,其直接导致的药物不良事件是极少的,因此其使用是安全的。而诺西那生纳可以有效降低儿童脊髓性肌萎缩症原发病及其相关并发疾病普通不良

2023-05-30

Science子刊:上海交大叶菱秀团队揭示抗体基因缺失和插入事件的DNA修复机制

因为片段的缺失和插入会影响抗体基因可变区的长度,其中互补决定区的长度变化对抗原抗体的结合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机制研究基础上,研究团队通过人为引入DNA 核酸外切酶Trex2或条件性敲除DNA 聚合酶

2023-05-23

微纳米塑料对小鼠/大鼠动物模型的毒性作用 ——系统综述和mate分析

微/纳米塑料 (Micro/nano plstics, MNPs) 被认为是一类新兴的环境污染物,主要来自排放到环境中的塑料废品分解以及直接从塑料产品释放产生,在尺度上小于5 mm,有的甚至成为纳米级

2023-05-25

全面分析中国饮食显示:这3种食物不足,是心脏病的重要原因

这项研究表明,水果、全麦和蔬菜摄入不足是导致中国心血管疾病死亡率的主要原因,男性的死亡人数和死亡率高于女性,并且与饮食相关的负担在不同省份存在很大差异。饮食是健康的可控因素,这一发现强调可以通过改变饮

2023-05-19

利用3D打印技术建立一种收集并分析汗液的可穿戴微流体系统

  我们流出的汗液中含有与生理健康状况相关的重要信息,可以为脱水、疲劳、血糖水平,甚至是囊性纤维化、糖尿病和心力衰竭等严重疾病提供线索。

2023-05-22

国家纳米中心碳纳米材料肠道微生物发酵过程分析研究获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陈春英课题组在肠道微生物发酵人工合成碳纳米材料生成内源有机代谢产物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2023-05-16

新型CODEC技术在检测罕见遗传突变上或能将DNA测序的准确性提高1000倍

来自MIT博德研究所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开发出了一种名为CODEC的新技术,其能使得新一代测序技术的准确性提高约1000倍。

2023-05-10

Leukemia:周斌兵团队发现靶向DNA聚合酶β可引发错配修复缺陷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合成致死

该研究揭示了BER通路的DNA聚合酶POLB在巯嘌呤诱导的DNA损伤修复中的关键作用,提出了POLB作为MMR缺陷型ALL的潜在治疗靶点的可行性,

2023-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