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m:上海交大肖泽宇/张健团队开发DNA“模块化”可编程策略,构筑双价配体实现对受体激活的精细调控
研究团队探讨了此最优双价配体与M1受体作用的分子机制。通过分子对接预测并实验证实了此双价配体与M1受体作用的氨基酸位点。
Nature:揭示辐射对父亲DNA的损伤会遗传给后代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德国科隆大学的Björn Schumacher教授和他的团队使用秀丽隐杆线虫作为动物模型,发现成熟精子的辐射损伤不能被修复,反而会传递给后代。
华人科学家发现,辐射所致的父系DNA损伤可遗传给第三代,导致第三代出现极高的死亡率
该项研究推进了人类对辐射损伤遗传机制的了解。同时,该文作者强调,社会应额外加强对男性辐射防护的关注度。尤其对于备孕期的男性,应避免接触包括辐射在内的任何致突变物质,并且受损的精子应避免用于人工授精。
Science:我国科学家揭示猴痘病毒DNA聚合酶的全酶结构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的研究人员利用低温电镜确定了猴痘病毒DNA聚合酶的全酶结构。相关研究结果于2022年12月15日在线发表在Science期刊上。
Cell子刊:张好建团队揭示急性髓系白血病中m6A修饰动态变化及PRMT6的调控作用和机制
该研究解析了白血病发生过程中RNA m6A修饰变化规律,阐明了PRMT6-MFSD2A信号轴调控白血病干细胞干性维持的重要功能
《癌细胞》: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团队发现,肠道微生物会促进肠癌细胞的DNA修复,削弱新辅助放化疗疗效!
这项研究提出了一种肠道微生物和肿瘤放化疗相互影响的现象,揭示了肠道普通拟杆菌可通过介导核苷酸合成促进直肠癌nCRT治疗耐药的分子机制,并据此寻找到可预测nCRT治疗效果的生物标志物
Nature Communications:阐明细菌通过DNA硫化修饰激活SspE以抵御噬菌体侵染的结构与功能机理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微生物代谢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吴更教授团队与武汉大学王连荣、陈实教授团队合作,阐明了链霉菌等细菌通过DNA上的磷硫酰化修饰激活细菌中SspE蛋白的核酸酶活性,对侵入细菌
Gut:匡铭/林水宾团队揭示靶向tRNA m7G修饰,可提高抗PD-1功效
发现METTL1选择性调控趋化因子人CXCL8和Cxcl5的翻译,阻断趋化因子受体或敲除METTL1可显著改善ICC抗PD-1治疗的效果。
南医大王曦等揭示表观遗传修饰可提高对病原体感染的防御能力
在遭遇病原体感染期间,造血系统会从正常模式切换到紧急模式,这提高了对病原体的防御能力。如果身体启动了紧急造血模式,这表明免疫系统处于警报状态,这有两个不同的目的:紧急造血模式能够补充和增加在感染或炎症
JACS:一对发夹DNA与癌细胞中的microRNA结合,从而触发选择性杀死癌细胞的免疫反应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日本东京大学的研究人员以一种全新的方式使用人工DNA来靶向和杀死癌细胞。该方法在实验室测试中对人类宫颈癌衍生细胞和乳腺癌衍生细胞以及小鼠的恶性黑色素瘤细胞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