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自主研发的DNA测序仪BIGIS-4产出首例科研成果
近日,由中国科学院科研装备研制项目资助,中科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与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共同研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化高通量DNA测序仪BIGIS-4系统日前投入试运行。 基因组所的科研人员应用该系统完成了海洋中温菌(Glaciecola mesophila)的基因组测序工作,相关研究论文分别在《中国科学:生命科学》杂志中文版第7期和英文版第9期发表。
ACS Macro Lett:开发出可解开杂乱DNA分子的纳米通道
近日,来自帕多瓦大学等处的研究人员通过模拟的方式测定了缠绕DNA链的纳米通道的特性,目的在于使其可以被更加有效利用,相关研究刊登于国际杂志ACS Macro Letters上。
JACS:基于DNA序列的新型纳米传感器或可助力癌症疗法研究
近日,来自意大利罗马第二大学等处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利用DNA开发出了一种新型工具,其可以对癌症细胞产生的化学变化进行检测并作出反应,这或许可以帮助将药物成功运送至肿瘤细胞进行作用,相关研究成果刊登于国际杂志Journal of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上。
Science:DNA纳米技术新进展
来自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在一项最新成果中,获得了解决一种关键设计难题的新办法,这将能令研究人员生成各种各样的2维和3维结构,从而推动DNA纳米技术新兴领域的发展。该文章发表在3月22日Science上。
Small :DNA可控自组装贵金属纳米结构研究获进展
DNA纳米技术高效制备结构可调的金颗粒二聚体 胶体纳米粒子的“自下而上”自组装是纳米材料领域的热点研究内容,在纳米尺度内调控粒子的自组装过程,对研究粒子之间的近场相互作用、制备功能纳米材料及发展纳米器件等具有重要意义。
Small:王强斌等DNA可控自组装贵金属纳米结构研究获进展
胶体纳米粒子的“自下而上”自组装是纳米材料领域的热点研究内容,在纳米尺度内调控粒子的自组装过程,对研究粒子之间的近场相互作用、制备功能纳米材料及发展纳米器件等具有重要意义。
Angew Chem:首次发现DNA遗传密码能够决定金纳米颗粒结构
上海 2012年8月10日 讯 /生物谷BIOON/ --DNA持有所有类型生物分子和特征的遗传密码。但是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研究人员发现DNA遗传密码能够类似地影响金属结构。 金纳米颗粒是一种微小的金晶体,在医学、电子学和催化中有很多应用。它的性质是主要由它的形状和大小决定的。因此,针对一种特定应用对纳米颗粒的属性进行调整是非常至关重要的。
Nature:测序技术解码DNA折叠方式
染色体DNA包含着所有有机体的信息蓝图,人类有23对染色体,可以在人体发育的不同阶段知道基因如何来调节。尽管科学家们发明出了理解DNA一维结构的方法,但是截至到现在,对于DNA各个不同部分在细胞核中是如何折叠的却并不清楚。近日,来自路德维希癌症研究所的研究人员运用一种强大的DNA测序方法,研究了细胞核染色体中DNA的三维折叠结构,分析了DNA基本的折叠原则以及在基因调节中扮演的角色。
JACS:丁宝全等用DNA折纸术组装纳米颗粒三维手性螺旋结构
利用长方形DNA折纸结构组装螺旋形金纳米颗粒组装结构 近日,国际著名杂志JACS在线刊登了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研究人员的最新研究成果“Rolling Up Gold Nanoparticle-Dressed DNA Origami into Three-Dimensional Plasmonic Chiral Nanostructures,”,文章中...
PLoS Genetics:深度DNA测序技术揭露中草药的化合物成分及毒性
本研究中所用的四种中药样品:A:熊胆汁晶体 B:赛加羚羊角粉末 C:牙痛一粒丸 D:八宝清心散 近日,来自澳洲莫道克大学的研究者运用新的DNA技术来揭示动物和植物传统中药的药物组分(TCMs),一些检测中药样品中包含有一些潜在的毒性植物成分、变应原以及将要绝种的动物残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