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O企业采取措施挽留高技术人才
2013年8月30日讯 /生物谷BIOON/ --一直以来在合约研究机构行业中都面临着高技术人才流失严重的问题。如今调查显示越来越多的合约研究机构企业开始努力扭转这一趋势。例如一些合约研究机构开始向一些出色的技术人才提供高额的奖金或者企业股份。这项由HR+Survey Solutions公司开展的调查显示去年在合约研究机构领域人才流失率达到18.6%。
韩国CRO SillaJen 1亿5千万收购Jennerex
CRO行业持续蓬勃发展
2013年10月11日讯 /生物谷BIOON/ --在经过2012年的上升期后,合约研究机构(CRO)行业持续蓬勃发展。一项分析显示今年合约研究机构获得的资金和药物研发成功数目继续上升。这其中一方面原因是自2010年以来,FDA批准新药的标准有所放松,为CRO行业的成长提供了宽松环境。评论人士指出,一些大型、多样化、着重于后期研究的全球性合约研究机构从中受益最多。
昆泰荣获SCRIP大奖最佳CRO称号;昆泰Infosario安全系统荣获最佳技术开发奖
【生物谷行云学院】俞雄:医药CRO行业趋势走向及业务格局的发展预测
中国医药工业研究总院研究员。兼任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中国药学会制药工程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1999年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从事化学药物重大品种工艺研究和化学创新药物研究30年,专业涉及抗寄生虫药物、抗菌药物、抗病毒药物、抗肿瘤药物、心血管药物、骨代谢药物等多个领域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研究。
昆泰推出中国CRO公司—昆拓
12月14日,昆泰公司(Quintiles)为了进一步深化其中国业务,宣布推出中国本土合同研究组织(CRO)昆拓(Kun Tuo),它的建立旨在服务于中国生物制药行业以及在中国经营的跨国生物制药公司的独特需求。 建立于昆泰在全球的成功以及自1997年以来昆泰在中国临床试验研究丰富经验的基础上,昆拓将重点开发定制解决方案,以帮助中国本土和全球生物制药公司在中国成功注册新药品。
2015年全球CRO市场规模预计达700亿美元
生物医药外包是指生物医药企业集中做自己擅长的、核心的业务,将本来由企业内部完成的非核心业务,以契约的形式交给更专业、高效的外部供应商来完成,这不仅为企业节省了时间和金钱,更是企业增强竞争力的战略选择。
中国CRO被外资收购 中国医药研发跌入低谷
一直以来,新药创制是制药企业发展的命脉,更是一个国家在疾病管控方面的体现。随着中国医药市场的不断扩大,中国医药市场规模增长数据正如预期的由大国医药市场向世界第一规模的医药消费王国迈进。 然而在制药企业赚得千万、亿元背后却发现,收益中的一大部分却是用来做了国际制药企业的专利上,当医药行业意识到,处方药市场绝对优势被外资企业所拥有,民族医药工业仿制药利润趋向于零时,国际制药企业早已赚得盆满钵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