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大脑神经元配对秘籍——如何将“3D海选”变“1D精准奔现”
这项研究不仅揭示了果蝇嗅觉回路组装的机制,更提出了一种可能在更广泛的神经回路构建中应用的普适性原则——降维策略。
Ann Rheum Dis:胶原结合整合素α11β1加剧关节破坏,或成类风湿关节炎治疗新靶点
类风湿关节炎中整合素α11水平升高,其缺陷显著减轻人肿瘤坏死因子转基因小鼠的关节破坏,故其有望成为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靶点。
Cell Death Dis研究证实:祖细胞外泌体携带“再生钥匙”JAG1,强力激活肝细胞增殖!
本研究发现,肝祖细胞来源的外泌体携带JAG1,通过ALG-2连接SEC31A和Alix实现分选,经YAP-Notch信号通路促进PVL大鼠肝再生,YAP+Sox9+肝祖细胞是关键来源。
Theranostics:肿瘤细胞借胞外囊泡传递Twist1至大脑,诱导神经元异常与癌症相关性抑郁
研究发现肿瘤来源的胞外囊泡携带Twist1,经血液到达小鼠内侧前额叶皮层,抑制PPAR-δ致神经元树突萎缩,引发抑郁样行为,揭示癌症相关性抑郁新机制并提供潜在治疗靶点。
STTT:中山大学徐瑞华/鞠怀强团队发现,ACAT1会召集自然杀伤细胞对抗肠癌!
线粒体代谢酶ACAT1可通过核转位的方式促进肿瘤微环境中NK细胞的浸润和激活,从而增强NK细胞的抗肿瘤免疫反应。
Imugene公布异体CAR-T疗法Azer-cel治疗三线以上DLBCL的1b期试验优异缓解率数据
临床阶段免疫肿瘤学公司Imugene Limited (ASX: IMU)欣然宣布,其评估azer-cel (azercabtagene zapreleucel)治疗复发性/难治性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恒瑞CLDN18.2-ADC治疗晚期胃癌的1期临床数据登上Nature Medicine,中山大学徐瑞华团队领衔
这些结果表明,SHR-A1904 在 CLDN18.2 阳性胃癌/胃食管结合部腺癌患者中具有可控的安全性及令人鼓舞的抗肿瘤活性,值得进一步研究。
浙大团队首次发现,前列腺癌细胞竟能通过表达并分泌PD-1抑制抗肿瘤免疫
原本应该出现在免疫细胞上的PD-1分子,竟在前列腺癌细胞上表达。这一发现为破解前列腺癌免疫治疗困局提供了全新靶点。
抗肿瘤1类新药利厄替尼片获批上市
利厄替尼片用于治疗既往接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治疗时或治疗后出现疾病进展的EGFR T790M突变阳性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成人患者。
铜死亡再登顶刊:我国学者揭示HIF-1α驱动癌症的铜死亡抵抗
该研究发现,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驱动了癌症的铜死亡抵抗,而 HIF-1α 抑制剂可使实体瘤细胞对铜死亡敏感,这也揭示了缺氧促进癌症发生的分子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