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Cell:天津医科大学刘团队发现神经免疫疾病多发性硬化症新机制

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是中枢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脱髓鞘疾病和在全球引起青壮年残疾的最重要病因。

2022-06-17

湿地植物绿狐尾藻耐铵特性及生理机制研究取得进展

近年来,利用湿地植物绿狐尾藻构建的污水净化人工湿地,在农业面源污染废水控制特别是高铵污染废水治理方面效果显著,已在我国南方多地推广应用。但绿狐尾藻强耐铵的特性及生理机制仍缺乏系统性研究。

2022-06-06

《科学》子刊:自然杀伤细胞“吻”癌细胞,陷入昏迷

NK细胞,生来便是一个毫不留情的杀手。

2022-05-20

诺华SMA基因疗法Zolgensma业绩增 即将落地中国

目前Zolgensma已在40多个国家获批,2022年1月,在我国也获得了临床试验默示许可。

2022-04-29

总书记考察的崖州湾种子实验室里,华大智造生命科技核心设备在全面支撑做农业“芯片”

4月10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省三亚市崖州湾种子实验室考察调研海南支持种业创新等情况,华大智造全系列基因测序仪、高通量自动化样本制备系统等设备也在实验室接受了总书记的检阅。

2022-04-12

Nat Commun:科学家发现M1-巨噬细胞外囊泡对胶质母细胞瘤的协同治疗效果

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GBM)是危害性极高的脑肿瘤。成功开发了M1样巨噬细胞衍生的细胞外囊泡(M1EV),发现M1EV在GBM中能有效积累,并具有强协同治疗效果。

2022-04-11

Molecular Ecology:揭示蕨类植物孢子扩散能力下生态适应塑造的遗传分化格局

  在生物演化过程中,基因流常常扮演着消除特征性变异、维持遗传同质性,进而阻碍群体遗传分化的角色。以往研究认为,在具有高强度扩散潜力的类群中,遗传分化通常难以形成和维持。然而,近年来不少研究表明,扩散能力强的类群也可以形成显着的群体遗传结构,但这种“扩散-基因流”悖论的形成机制尚不清楚。蕨类植物在维管植物中占据着重要的演化地位,具有独特的

2022-03-16

双靶点,铁死亡,免疫治疗

  肿瘤免疫治疗在癌症治疗中显示出巨大的前景,不仅是2013年《科学》杂志评选的年度最重要的科学突破,美国科学家詹姆斯·艾利森和日本科学家本庶佑也因相关研究获得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肿瘤免疫治疗主要包括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细胞治疗、肿瘤疫苗等。遗憾的是,在临床应用中,只有一小部分晚期癌症患者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单药治疗有反应。为了提

2021-12-15

《柳叶刀》:药物减肥哪家?华西医院完成迄今最全面最深入网状Meta分析

  种类繁多的减肥药物之间的疗效/安全性对比终于有了较高质量的证据。近日,来自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内分泌和代谢专科的李舍予教授团队,在《柳叶刀》杂志上发表了减肥药物疗效的网状meta分析结果。研究提示,和生活方式干预相比,超重和肥胖患者应用芬特明-托吡酯治疗减重效果最佳,其次是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在众多的GLP-1受体

2022-01-04

PNAS:程等破解器官选择性mRNA递送系统的机制,大大扩展mRNA和CRISPR技术应用范围

  近年来,mRNA作为新型制药技术,短时间内在传染性疾病及肿瘤治疗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然而,如何将mRNA药物安全、高效地递送到特定靶细胞并保护其免于降解是目前mRNA疗法的主要障碍之一。理想的递送载体必须是安全的、稳定的和器官特异性的。脂质纳米颗粒(LNP)是目前临床上最先进的mRNA递送载体。目前,所有正在研制或批准临床使用的新冠

2022-01-04